熊玲:朗读治疗的心理动力学(二)
相关推荐
-
对“自体”的再认识:一种自体关系心理学的视角
自体和客体是一种对应的存在,要理解自体,需要先理解客体,从普通意义上来说,客体是指自体外的一切事物. 客体这个术语是弗洛伊德引入的,在<性学三论>中,他对性倒错有一番研究.他发现人们可以和 ...
-
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很丧?打破人格发展限制,让2021变得不同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顺遂,是否能攀上成功的高峰,与自身人格的发展关联极大.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小公爷齐衡身份高贵,才华与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好.这么一位前程大好的俊朗男子与五品管家小 ...
-
熊玲:朗读治疗的心理动力学(三)
--朗读治疗指导策略 前两篇文回答了:什么是朗读治疗,朗读在治疗中有什么作用,以及朗读的深层动力学意义,本文将对朗读治疗如何开展.运用等方面,予以指导策略的考虑. (一)朗读治疗要求 1,基本要求 ( ...
-
熊玲:解读神经症现象之二:选择不能的焦虑
人是情感性动物,其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复杂的情绪情感.在多种负性情绪里,焦虑是人体验最多最频繁的情绪.焦虑,分现实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现实焦虑是人的一种有焦虑指向(客体)存在的正常焦虑,其焦虑随现实问题 ...
-
熊玲:焦虑症的分析与治疗【修订版】
(注:本文选自我的<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症>系列课程) 治疗焦虑症,严格意义上是对焦虑现象做探析,最终做到对焦虑的重新理解.精神动力学治疗焦虑症,主要以释梦,分析移情.阻抗等技术手段,探析人格 ...
-
熊玲: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二)
解读神经症现象之四:谁在强迫我 (二) (2)被自我的观念强迫 强迫症患者是反感理性的理性主义者.反感理性是无意识的,它源于早期家庭的严厉与控制及应试教育环境下,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形成的敌视强权和敌视理 ...
-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暴力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暴力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
治疗风寒湿痹二良方
第 1807 期 作者 / 程宝书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 ...
-
熊玲:吃亏是什么
熊玲:吃亏是什么
-
熊玲:不打电话可以吗
熊玲:不打电话可以吗
-
熊玲:自我被谁伤害(下)
--论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四) (续 前) W的故事和梦,也阐明了抑郁症的心理动因之一,是早期理想自我因爱的"断乳"而受损.自我好与不好的价值定位,早在过去就设置了.也可进一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