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之235:孔子奉国君召命接待...
相关推荐
-
【第238期】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3章》孔子奉君命招待贵宾是怎样的容貌?
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3章>孔子奉君命招待贵宾是怎样的容貌? 10·3 君召使摈①,色勃如也②:足躩③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④如也.趋进,翼如也⑤.宾退,必复命曰:" ...
-
【第325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0章》卫灵公无道因何没有败亡?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0章>卫灵公无道因何没有败亡? 14·20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音yǔ)治宾客,祝鮀 ...
-
论语:孟懿子问孝(2—5)
为政之德,首先在于做人:做人的根本,在于孝亲.连自己亲人都不知道不懂得"孝"的人,肯定不能孝于国家.孔子在这里专门从为政的角度论述"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 ...
-
外交礼仪无小事,尊重都是自己挣来的。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迎来送往须注意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 ...
-
论语:君召使摈,色勃如也(10-3)
"摈"是专门接待外国国宾的礼仪官员.孔子是鲁国人,而且非常懂得礼仪,所以鲁君让他担任摈职接待外国的重要宾客.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 ...
-
#每日学论语#10.20【2017-3-21】
#每日学论语#10.20[2017-3-21] [原文] 君命召,不俟(sì)驾行矣. [译文] 国君有令召唤,孔子不等驾好马车就先步行走了. [微言微感] 态度很重要. 很多时候,别人认可你,未必是 ...
-
素说《论语》:乡党篇(三)
素说《论语》:乡党篇(三)
-
论语日课253:孔子陪国君吃饭,为何自己先吃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10.16) 今天讲的三章都是事君之礼. 国君赐给饭食,一定先正席先尝一尝,然后再分赐下属. ...
-
名家谈 | 徐复观:紧扣《论语》,把握孔子的思想性格
新专栏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反映孔子思想的基本文献.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诸多方面,对当代治国理政.社会文明进步具 ...
-
2017年,海昏侯墓发现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揭开孔子一秘密
2017年,海昏侯墓发现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揭开孔子一秘密 文 | 韦爵爷 提起孔老夫子的时候,你是不是脑子时在蹦出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许多人可能都觉得书生就是文质彬彬,看上去文 ...
-
《论语》故事:孔子一生追求君子之德,为何将亲生女儿嫁给罪犯?
论语故事:孔子一生追求君子之德,为何将女儿嫁给罪犯? 孔子嫁女 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更是封建道德的倡导者,以"君子"之德为美.令人奇怪的是,他却将 ...
-
孔门有十哲,《论语》中除孔子外,为何只有曾子、有子称为“子”?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撰记录的孔子生前与弟子的对话.与当时其他人的对话.弟子们之间谈话等内容.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孔门十哲: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其中德行 ...
-
少年儿童爱听的《论语》课、孔子故事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结合<论语>六则,为您讲述孔子的六个小故事." 屏幕这边的朝阳"小扁鹊"们,竖起了"雷达"小耳 ...
-
论语解读139、孔子的“仁”是什么
先说说孔子的仁是怎么来的?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致于学,为什么?生活环境所迫嘛,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学嘛!19岁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么样?孟子说 ...
-
论语集中反映了什么 论语全面反映了孔子的
论语较为集中的反映了什么?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主流的观点,把<论语>当做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