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73:大黄牡丹汤|右脐旁有压痛之阑尾炎、痔疮、肛门周围炎
相关推荐
-
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 ...
-
大黄牡丹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大黄牡丹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大黄牡丹汤. ...
-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疼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诠释]肠痈急性期是由毒热燔血,蚀伤肠络而 ...
-
毛德西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肌肤甲错 治验: 女性,19岁.于七八岁即出现四肢及肩背部皮肤甲错,甲错部分呈盘状型,痒甚.每至夏季症状基本消失,逢冬又发 ...
-
『常用方剂』痈疡剂 : 大黄牡丹汤(古代名方)
[组成]大黄9克,牡丹皮15克,桃仁5克,冬瓜子30克,芒硝12克.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发热汗出,右少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尚未成脓者.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肠痈的 ...
-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为泻下剂,寒下,具有泻热破结,散结消肿之功效 [组成] 大黄.牡丹皮,各 9g 桃仁 12g 冬瓜子 30g 芒硝 6g 牡丹皮 桃仁 瓜子仁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
-
大黄牡丹汤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
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功效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治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肠痈初起,右少腹痛,拒按,右脚屈而不伸 ...
-
与脐旁压痛有关的各种祛瘀剂(下) | 一针一药
在确认脐左斜下两横指处有压痛的场合,几乎同时亦于脐右斜下旁开两横指处.左斜上或右斜上旁开两横指处.还有脐上或脐下旁开两横指处,均可触及抵抗和放射性压痛.所以可以一括将这些部位统称为脐旁压痛点吧. 将脐 ...
-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者,乃是使用经络辨证,而归咎于冲脉为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时方妙用& ...
-
脐旁左右痛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者,乃是使用经络辨证,而归咎于冲脉为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时方妙用 ...
-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腹诊!
陈修园治脐旁左右痛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者,乃是使用经络辨证,而归咎于冲脉为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时方妙用& ...
-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旁2寸,即肚...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旁2寸,即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经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的要穴.大量研究显示,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 ...
-
三十六、【原文】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
三十六.[原文]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脏结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郑 论]两胁属肝地面,素有痞连在脐旁,是阴寒久聚于厥阴而未解,阴邪 ...
-
【读片时间】第1773期:右膝关节旁股四头肌内腱鞘囊肿
右膝关节旁股四头肌内腱鞘囊肿 [病史摘要] 男,39岁.发现右膝肿块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膝内上侧肿块,约鸡蛋大小,当时局部无红.肿.热.痛,行走正常,近来活动后感右膝部胀痛. [影像表现 ...
-
只要脐左有压痛,就可以活血化瘀!
中医书友会第2074期 I导读:所谓"久病必瘀""怪病多瘀",瘀血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产生,其中瘀血停滞在腹部,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类型,尤其在妇科日常诊疗中.那 ...
-
经方:大黄牡丹皮汤(急性盲肠炎、阑尾炎)
大黄牡丹皮汤 [原文]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