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熙龙、梁德新║“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0)

相关推荐

  • 随文微写(3):《不懂就要问》

    随文微写(2):<花的学校> 执教  刘老师 教材分析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要注意字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字词,可以利用字典.参考资料等:课文可以不像精读课文那样读得那么 ...

  • 《我们五经富》566 督学与教书先生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我写的文章,有不少应新老师讲太俗了,不堪出手.应新老师讲:文章要针对国内外以及后代,要够高上才可以出手. 我却在想,雅俗共赏,俗文真切亦是雅.比如 ...

  • 人生不可或缺的桥梁---山海岁华之二

    散    文 本文作者山海(覃章海)先生 教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就不可能从愚昧抵达智慧的彼岸,尽管不可能人人成为智者. 我感谢我的父亲,并不因为我是"独种宝", ...

  • 小老师成功个案

    学优生 老师今天表扬小梁了! 小梁很快完成了既定的练习,表现出很好的基础: 老师让小梁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题,小梁从一开始的害羞,不知如何下手,到最后比较自如.一方面增进了公开表达的勇气和信心 ...

  • 冬至,春不远

    又是一年冬至.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 冬至,民间俗称"大冬".旧俗,冬至与清明.农历年七月十五这三天,并称"三大·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 ...

  • 饶熙龙 梁德新‖民间文艺家山歌王——饶金星

    饶熙龙  梁德新    饶金星梅县松口镇铜琶村人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山歌手.他唱的山歌被收录在市.县各种文艺书刊中,有的录制成唱片传播海内外.至今松口山歌的传承人有些还引用他的腔调,人们称为&qu ...

  • 饶熙龙 梁德新‖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文/饶熙龙  梁德新 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在清朝年间"柏树楼" 出了父子三进士,有关他们刻苦读书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诵.      ...

  • 饶熙龙 梁德新‖客家人旧时放木排【推荐】

    放木排 饶熙龙 梁德新 摄影/古卫平 在松口盘安桥西岸(俗称"铜琶桥"),是松源河注入梅江的地方,至今仍存有几块碑石,其中一块是民国初松口镇公所关于征收木排放运的税收规定每条木排征 ...

  • 梁德新 余焱昌║侨乡学校官坪小学

    千年古镇松口是世界客都梅州市的著名侨乡,华侨足迹遍布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客家人历史上农耕重教.学风兴盛.虽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却人才辈出.海外华侨一贯秉承祖上遗风,尤为重视支持乡梓教育,举家中财力捐建学 ...

  • 张华华 梁德新‖松口寻古

    松口寻古 张华华 梁德新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距梅州市区50多公里,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而蜚声中外.松口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距今已越千年.2010年总人口66 ...

  • 梁德新 饶熙龙‖客家人做风水【客家文化】

    客家人做风水 文/梁德新 饶熙龙 客家人历来讲究葬风水.旧时,发了财的人家一般要办三件大事:买田.做屋.修祖坟.客家先民认为,一个人成功失败与屋场祖坟的风水有密切的关系."做风水" ...

  • 梁德新 饶熙龙‖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梁德新 饶熙龙/收集整理 松口的墟市形成在北宋.北宋初的"松口盐务"之设,标志着它作为闽粤间重要贸易中转站,那时墟市已初步形成. 如果从水路看,松口港通过松江 ...

  • 梁德新‖漫话养狗【客都推荐】

    漫话养狗 文/梁德新 我家养有狗,我喜欢狗.我去朋友家,如他家里有狗,我会抚摸狗.有时我会把食物给狗吃.有些认识我的狗看到我时,会摇着尾巴前来用舌头舔我的手.可说我与狗有缘. 因为我喜欢狗,会收集有关 ...

  • 梁德新‖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梁德新 辑录 "老年学"是研究人的寿命和人的老龄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年学的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人的长寿研究.西方古代许多医学家如希腊的希波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