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四)
相关推荐
-
陈竹凤:镜语(外一篇)
镜语(外一篇) 陈竹凤 镜语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女人没有不爱照镜子的.去掉这个女字,这句话也不为错.因为英武如花木兰姑娘,万里赴戎机,家居日常也要"当窗理云鬓, ...
-
铜为镜,正衣冠;古为镜,知兴替;人为镜,明得失--董奕轩
在<旧唐书·魏徵传>里有这么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想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得从说这句话的人与历史说起. 众所周知 ...
-
以铜为镜 以人为师---刘康宁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从魏征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统治时所出现的全盛局面正好成了唐太宗找到了自己的最好证据.相 ...
-
你真得会照镜子吗?
你真得会照镜子吗?
-
【美文荐读】王海霞丨反观自己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反观自己 □ 王海霞 / 文 今天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张照片:我骑着电动车,后架上坐着上小学的儿子.我随风飞扬的长发如群魔乱舞,不规则地拍打在儿子脸上. 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而 ...
-
齐王李祐之乱(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六)
齐州都督齐王李祐,为人性情轻狂急躁.他的舅舅.尚乘局直长阴弘智怂恿他道:"大王您的兄弟众多,陛下一旦驾崩,您得靠壮士来保护自己.(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李 ...
-
太宗轶事数则之三(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五)
有一次,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道:"舜帝有一次要制造一件漆器,结果出来谏阻的人有十多个.这样的小事情有什么值得劝谏的?(舜造漆器,谏者十余人.此何足谏?)"褚遂良答道:" ...
-
党仁弘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二)
当年,唐高祖李渊进入关东时,隋朝武勇郎将冯翊人党仁弘率部下二千多人在蒲阪投靠李渊,并且跟随他拿下了京城长安.不久,党仕弘官拜陕州总管.唐朝大军征讨王世充时,党仁弘负责转运粮草,也确保了后勤稳定.后来, ...
-
西突厥内乱(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
乙毗咄陆向西攻打康居国,途经米国,顺便将其吞并.在消灭米国之时俘获了不少俘虏,但乙毗咄陆却不分赏给他的部下,于是他的部将泥熟啜擅自抢了一些战利品,乙毗咄陆大怒,下令将泥熟啜斩首示众,结果他的部下人人心 ...
-
岑文本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之十四)
贞观十八年八月丁卯(二十六日),朝廷任命散骑常侍刘洎为侍中,代行中书侍郎职务的岑文本为中书令,太子左庶子中书侍郎马周暂时代理中书令. 岑文本官官拜中书令后回到家中,不但不喜反而面有忧色.他的母亲问他是 ...
-
刘仁轨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五之十四)
起初,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获罪被抓入狱中,他自恃自己品秩高,对陈仓尉.尉氏人刘仁轨肆意谩骂.刘仁轨大怒,下令将其乱杖打死.岐州州官将此事上报朝廷,唐太宗听报后大怒,下令将刘仁轨斩首,并说:"县尉 ...
-
太子李承乾之反(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七)
有一天,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听说外面有士大夫传言说皇太子脚有毛病行走不便,魏王李泰聪颖悟性高,还经常跟随朕游幸,便生出异议,一些别有所图的人,就开始把这话传播开来.皇太子虽然脚有毛病,但却并 ...
-
太宗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三)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巡幸骊山温泉,并顺便在骊山上打打猎.太宗在登骊山的时候,看见四周的围墙有断垣之处,于是他回过头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看见没整治的地方如果不对相关人进行处治,那将会败坏军纪 ...
-
契苾何力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一)
唐太宗对身边大臣人说:"薛延陀部在漠北称雄,如今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要不就是发兵将其消灭,要不就是和他们通婚以安抚他们,这二个办法哪个更好呢?(薛延陀屈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苟非发兵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