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老行当系列——钉秤匠

(0)

相关推荐

  • 【盘点老行业之四十八】钉秤匠

    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今,不管买卖什么,往电子秤上一放,四两半斤,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了,比老式的杆秤放便多了. 老秤属鲁班发明,秤砣为权,秤杆为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 ...

  • 斧头都砍不动,古人拿来做秤杆,今很珍贵,每一棵树都被专人保护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伯温<郁离子> 夏朝开始中国就出现了计量器具--衡器,战国中期楚国一带因此熟练掌握了称量黄金的手段,公元前221年商鞅变法之后,衡器得到了统一,宋朝时衡器的技 ...

  • 应可军 | 寻找宁海那杆秤

    寻找宁海那杆秤 文/应可军 记得童年猜过一谜语:"角子叉叉,背脊花花,脔袋荡荡,大家相相."谜底可能现在蛮多人不认识.它叫杆秤,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半斤八两" 在北京看到一个商铺,店名叫"半斤八两".经营者之所以用这 ...

  • 农耕博物馆(三)——天地之间有杆秤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 歌词中的杆秤和秤砣 仿佛与我们隔了几个世纪 但是生活中又随处可见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 ...

  • 乡土散文:秤砣

    秤砣是世间最重且最有正气的东西! 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实际风水师的想法是利用寓意给秤砣的重量压制阴气. 我的父亲及爷爷全是木匠,他们 ...

  • 度量衡——权衡(轻重)

    原创 舞天玄姬 舞天玄姬 7月24日 图 商周秦汉的部分度量衡文物--权衡 "权"的意思是"重","衡"的作用是用"权" ...

  • 古代计量工具“权衡”: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

    红小岩谈古论今发布时间: 20-06-1716:16金牌宠粉官,历史领域创作者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绝不是字母组成的文字所能比拟.比如一个"权"字,在现在,基本代指"权力& ...

  • 文化风情<40> | 细说保定老行当——摇煤球

    // 摇煤球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很脏.很累.很土的行当.脏和累那是不用说的,但这个行当并不土,并且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因为那个年代在保定不是任何人家都能够烧得起煤.摇得起煤球的.即 ...

  • 文化风情<50> | 细说保定老行当——变戏法儿

    说道保定变戏法儿这个老行当,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那已经远去的保定"老马号".在明清时代,保定是直隶省治所,各级官员特别多,那个时候他们多以骑马代步,于是就把总督署东侧开辟成为了养马场 ...

  • 聞鍾記郵 | 上海老行当之补碗匠

    聞鍾記郵(3395)上海老行当之补碗匠 在民间有一段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是形容一些有特殊本事的人,能在关键时候顶的上的人.其实这句话最早是对那些锔瓷锔碗的手艺人 ...

  • 聞鍾記郵 | 上海老行当之糊裱匠

    聞鍾記郵(3568)上海老行当之糊裱匠 6月10日 ,上海邮政启用了一枚"糊裱匠"邮资机宣传戳,这是2020年版上海老行当系列中的一枚.见到这个"糊"字,就会联 ...

  • 消失的老行当:篾竹匠

    上海老底子 篾竹匠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就说明了行业分类的广泛和众多,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的行业已经逐渐在这个城市消失 ...

  • 文化风情 | 细说保定老行当——粉坊

    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往往是人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成果,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这些不见于经史子集的人们,用他们的巧手给后人开拓了广阔的生活空间,自己却飘然而去,留给人们的只有千百年来 ...

  • 细说保定老行当——糖坊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 在保定有些老行当都离不开红薯,烤红薯自不必说,粉条的制作离开红薯就不能成为老百姓能够普遍享用的美食,还 ...

  • 【老行当】剃头匠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头发这东西,隔一段时间你要伺候它,修一修,剪一剪,不然,蛮影响形象,老人对小伢说,头发长得像犯人.如今,有人在一些大超市内租借门面,兴起10元理发,不洗头不染发,三下两下,不到3分钟,头就理好了.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