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寻找宁海那杆秤

寻找宁海那杆秤

文/应可军

记得童年猜过一谜语;角子叉叉,背脊花花,脔袋荡荡,大家相相。谜底可能现在蛮多人不认识。它叫杆秤,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宁海原有构秤、铜盘秤、大秤之分。目前由电子秤、磅秤代替了。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摊位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 两一斤。宁海人又有俗语说;“不识秤花,不能当家。”可见要想当家,先识秤花。宁海老底子有大昌等三家秤店,分别位于市门头口、三皇堂里、桃源桥桶巷口。杆秤由第一类杠杆组成,其重心在支点外端。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精确的杆秤必须满足秤砣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间的距离=提纽与秤盘悬挂点的距离。

杆秤的结构和制作工单,轻小,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但准确度较低。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允许误差最大为满量程的10%。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中国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规格的杆秤砣。1989年,在中国陕西眉县常兴镇尧上村的一座汉代单窑砖墓中,发现完整的木质杆秤遗物,其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公元1世纪。古代杆秤的发展,长期停留在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直到20世纪,杆秤才由传统的绳纽结构,逐渐改变为外刀纽与刀承或内刀纽与刀承结构。1949年后,中国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先后制订了杆秤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1985~1987年,中国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病,并适应了半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但杆秤因其计量准确度低,已渐趋淘汰。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他是根据杠杆原理所制造出来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杆秤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携带方便,他只由秤杆、秤砣、秤盘三个部分组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生意人带上一杆杆秤或别在腰间或放于笼篓之间、货物之上,待买卖来时随手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架势搭上之后生意也就做成了。民间更有对秤上星花的说法,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星被认为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这更体现了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事物也将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子秤的普及,则预示着杆秤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族的符号。

杆秤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杆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作为中国独立发明的传统衡器,杆秤并不比电子秤“科学”性差,它在中国应用了数千年,其社会价值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难以语言描述清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杆秤携带方便,山里的农户也会为了防止买卖被骗而携带一根杆秤。这证明杆秤还是存在其应用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保留着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衡量工具。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外国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蔡雪贞:有秤当家

    第05版:文化大观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标题· 蔡雪贞:有秤当家· <鲞经> 点校本出版· 董老师的歌· 看一场<一秒钟>,回忆是五十多年下一篇放大+  缩小-   默认o在她的 ...

  • 农耕博物馆(三)——天地之间有杆秤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 歌词中的杆秤和秤砣 仿佛与我们隔了几个世纪 但是生活中又随处可见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 ...

  • 今天我们来探究下杆秤的发明

    实验认知: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致的砝码.杆秤.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 实验器材:羊眼圈.小螺母.秤砣套.双面胶.曲 ...

  • 【散文】杨治钊/一杆秤

    作者:杨治钊编辑:日歌月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杆秤文/杨治钊过去在我农村老家堂屋的墙壁上挂着一杆秤,我经常看见父母用这秤称粮食或畜牲甚至还有称人的重量.小时候我觉得非常稀奇好玩,围着那杆秤看来看去,在小 ...

  • 乡土散文:秤砣

    秤砣是世间最重且最有正气的东西! 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实际风水师的想法是利用寓意给秤砣的重量压制阴气. 我的父亲及爷爷全是木匠,他们 ...

  • 【盘点老行业之四十八】钉秤匠

    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今,不管买卖什么,往电子秤上一放,四两半斤,分毫不差地呈现出来了,比老式的杆秤放便多了. 老秤属鲁班发明,秤砣为权,秤杆为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一颗星,南北斗共十三颗星,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半斤八两" 在北京看到一个商铺,店名叫"半斤八两".经营者之所以用这 ...

  • 应可军 | 闲谈宁海染坊

    闲谈宁海染坊 文/应可军 "世界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创立.1977年5月18-2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 ...

  • 应可军 | 闲话宁海芋艿

    闲话宁海芋艿 文/应可军 宁海流传一句有名的俗语:"走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来证明某人的见识广.可见芋艿在宁海人心中蛮高的地位.芋艿口感软糯且营养丰富,秋季气候干燥,来一 ...

  • 应可军|​宁海海错诗

    宁海海错诗 文/应可军 宁海县境内的三门湾.象山港,是浙江省水产养殖资源最丰富的三大港湾之一,素有"贝类之县"."鱼米之乡"美称.据调查,近海潮间带生物量和栖息 ...

  • 应可军|宁海树王录

    宁海树王录 文/应可军 小树在长成大树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是大树.当它长到普通树的大小时,大家都以为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后来它越长越大,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儿有一棵这么大的树.人们在树下度过愉快的时光.树越 ...

  • 应可军 |宁海倭乱纪实

    宁海倭乱纪实 文/应可军 宁海元末就有倭寇屡犯白峤一带,杀人劫物,掳掠妇女,官兵不能制.水车陈性中组织村团,设计歼倭.至正初(1341-1345)某年九月初七,倭船数艘又侵白峤,犯水车,性中佯与周旋, ...

  • 应可军|宁海的落会演变史

    宁海的落会演变史 文/应可军 落会,又称"标会",据记载:宁海的"标会"在明朝时就已存在,当时社会高利盘剥,长期的借款,每元月息三分:短期的借款,每元月息一角. ...

  • 应可军 | 闲话宁海斜

    闲话宁海斜 文/应可军 你知道宁海人有个习惯吗,看哪里人多就往哪钻,买的是人气,吃饭.买衣服亦是如此.就是大家说的:"宁海银.宁海斜". 记得有个笑话说:有个乡下老翁进城看见一家商 ...

  • 应可军|宁海草鞋的故事(外一篇)

    宁海草鞋的故事 ◎应可军 宁海西门原有一座登台门,本来只是居民口中普通地名而已.幸亏徐霞客才扬名天下.出城有一路廊叫西门路廊,路廊是故事播散地,我经常去,因为有自留地在前面洋畈,高中毕业在黄坛水库做仓 ...

  • 应可军 | 漫谈宁海医药史

    漫谈宁海医药史 文/应可军 民国前,人民有病均由内外科中医医治,北宋罗适,明初方孝孺均通医道,旧时读书人如果未考取功名,一般会转学医道,美名之曰"不为良相,亦为良医".罗适有医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