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向桥乡棠树岭村
相关推荐
-
竹塘村的篾匠——篾器加工
俗语有言:"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曾几何时,制作竹器就是个"铁饭碗".因为经过手艺人的巧手改造,普通的竹子就能够演化成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诸如圆圆的筛子. ...
-
篾匠·竹器·生活|原乡
靖江编织竹器的篾匠师傅,但女师傅在过去非常罕见 9月19日,随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组的朋友在靖江寻访靖江一宝的靖江竹编,我才知道靖江竟也号称"淡竹之乡". 在靖江仅存的一家竹编骨干 ...
-
华州的竹与竹器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的竹与竹器 作者 杜望成 渭南市华州区位于关中东部,气候温和,水丰地润,自古就是青竹之园.竹艺之乡. 高塘竹园 惠晓翠摄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从华州的高塘镇 ...
-
【闭关山居手记】三十二:山风扑面
庚子年农历二月初二,公历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天晴,大风. 清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把树叶的影子投射在窗帘上.屋旁那棵香樟树已经长得有一屋高了,高大浓密的枝丫伸展在窗外,看上去像是住在树林里,有融入自然 ...
-
汪愿来│黄梅旅游公路旁的村庄
环大别山旅游公路,在黄梅县.蕲春县.宿松县交界处,能否按地势和传统线路修建?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柳林乡塔畈村,飞虎岭村地处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蕲春县向桥乡棠树岭村两省三县交界之间,人家称 ...
-
在向桥乡棠树岭脱险
(接上篇<1948年夏天,季子华.孙超.梁桂华.胡运德先后牺牲了>) 1948年5月,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存种子壮大力量,分区指示我们化整为零,继续坚持斗争.我与白茅区委鲁 ...
-
曾经的爱情|作者张鸿俊,蕲春向桥乡桐油畈村人
悠悠岁月,匆匆人生. 又一季风霜染黄了蕲河的枫叶,成群的大雁掠过蔚蓝的天际,微微的寒风轻扬单薄的衣袂,静淌的蕲河水啊,荒芜的草坪啊,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你:灿烂的脸, 调皮的眼,浅浅的笑,淡淡的好- ...
-
美丽乡村——蕲春向桥乡狮子堰村,作者梅小玲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本文作者/梅小玲 初次来到狮子堰,我二十岁不到.早就听闻狮子堰水库风景优美.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来到狮子堰水库一睹它的风采.站在大坝上面,放眼望去, ...
-
第一次坐飞机|作邓文豪,蕲春向桥乡王榜村人
我的老家在大别山区,小时候,每当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时,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停下玩耍,嘴里嘟囔着"飞机来喽".那时候,心中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能真的坐上飞机啊!长大后,这个愿望依然在我 ...
-
我的父亲|作者张鸿俊,蕲春向桥乡桐油畈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不知不觉中父亲离开我已经18年了. 18年来我时常想起我的父亲. 父亲1950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山村人家.小山村距县城有一百多里路.父亲出生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和二 ...
-
心香一柱寄哀思|作者王一平,蕲春向桥乡柳堰村人
文/王一平 又是一年的5月26日,母亲,如果您还健在,今天是你84岁生日了.然而,您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每年的今天,远在异乡的女儿,只能点起心香一柱,以文字寄托我对您的思念. 母亲,你知道吗?随着年 ...
-
春天的感悟|作者王世杰,蕲春向桥乡枫树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你可曾记得我们小时侯的一篇课文:"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如今春天真的来了,真的触手可及了,整整刮了一个 ...
-
雷溪河赋|作者王明生老师,蕲春向桥乡王榜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雷溪河赋 作者/王明生 中国艾都,医圣故乡.北依大别,南扼长江.此乃蕲春,曾曰蕲阳. 蕲春县城,漕河所在.一道雷溪,千秋福泽.孕艾都之奇香,通江达海:育古城之精英,走 ...
-
蕲春向桥乡狮子堰村华山重修朝东庵,乡人诗词赞颂集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游华山朝东庵 王元勋 邀朋约友华山游,古刹风光醉眼眸. 宇殿朝东迎旭日,古钟音远送溪流. 住持有道红尘绝,养性无私碧玉留. 一日清谈舒雅兴,杖藜徐步下山头. 游朝东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