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
相关推荐
-
【经方与临床】赵进喜: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心悟
小青龙汤临证心悟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半升组成.可 ...
-
胡希恕临床医案细讲-感冒7(附音频)
下面我们开始讲感冒这个章节里边的最后一个小节.标题叫做:"论治温补发汗疏,表证阴证阳正分":什么叫"表证阴证阳正分"呢?也就是说,前面讲的都是阳证,而现在这个, ...
-
方剂学扶正解表剂的简单归纳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组成] 柴胡去苗 甘草 桔梗 人参去芦 川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
-
陈学忠教授运用抗过敏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医案
李娜1 陈学忠2 1.作者简介:李娜,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 九寨沟县 623400邮箱:1750586998@qq.com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 ...
-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导读:怎样治疗少阴兼太阳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太阳证的治疗,要根据少阴阳虚的程度,确定表里先后的治则.若以阳虚为急,虽有表证亦当用四逆汤救里,待阳气恢复后方可解表.否 ...
-
温经解表第一方,麻黄附子细心汤
[出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组成]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八片(炮,去皮),细辛二两.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暴聋、暴哑、暴盲
I导读:麻黄细辛附子汤多用以治疗阳虚受寒之发热,于寒邪困阻肾阳,窒塞清窍所致诸病,疗效极佳.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李赛美,黄仰模,蔡文就 这个方剂很简单,就三味药.我在临床上称其为麻黄细辛 ...
-
如何用好“麻黄细辛附子汤”?
毛进军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毛进军先生复习<伤寒论>中的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 <伤寒论>第301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 ...
-
【李赛美:麻黄细辛附子汤-治暴聋、暴哑、暴盲】
麻黄细辛附子汤多用以治疗阳虚受寒之发热,于寒邪困阻肾阳,窒塞清窍所致诸病,疗效极佳.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作者/李赛美,黄仰模,蔡文就 这个方剂很简单,就三味药.我在临床上称其为麻黄细辛附子法, ...
-
中医名方||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 01 组成 麻黄 附子 细辛 用法 02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03 ...
-
【被《伤寒论》所局限的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的12种应用】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提要:少阴太阳两经同病之证治. 解释:凡肾阳素虚之人,外寒易入少阴.邪入少阴,本不应发热,此病始得之而反发热者,是寒入少阴之经而兼太阳之表,亦即太阳 ...
-
2.7,肾着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腰胯剧痛
一位病友,清明节回乡扫墓后返城,腰胯剧痛,四肢外侧麻木窜痛,乞诊于我: 六脉沉弱,舌胎白质红,湿润有齿痕. 初辨为湿热病.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一服有效,但是不明显. ...
-
经方的经验与教训 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这里所谈的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杨绍伊称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中应用的古方.经方组织严谨,疗效很高,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祸不旋踵 ...
-
抽动症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抽动症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黄老师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大黄.甘草.姜枣,煎汤送服定风胶囊(半夏.天麻.全蝎.蜈蚣),控制一用柴胡剂.温胆汤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抽动症患者:既然清热潜阳镇静无效,干脆反其道而行之, ...
-
『金匮要略』(十三)水气病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温阳桂枝汤去芍,却入麻辛附同熬: 通利气机散饮痞,诸痛肢逆痞坚消. 组成: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麻黄.细辛.制附子. 功效: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饮散痞. 主治:阳虚饮结寒凝证.症见头痛身痛,恶寒无 ...
-
温阳神方:麻黄细辛附子汤1
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体会 作者/冯世纶 近来我们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下简称麻附辛汤)治疗急.慢性病及疑难病,加深了对本方证的认识,今通过临床治验案介绍一点体会. 一.治疗急性病 1.急性胃肠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