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中医说治病求本是怎么回事?
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中医最本质的一个问题,治病求本.本来最近一个阶段我们一直讲饮食有道这个专题,怎么突然又回到中医理论来了,这个大家可能有点疑问.怎么说呢?临时给 ...
-
【刘力红:抓住阴阳,就抓住了中医的根本】...
[刘力红:抓住阴阳,就抓住了中医的根本] 一.中医的道统是阴阳 中医的道统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
尚先早课|从阴阳则生
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将天地间万物变化的规律概括为"阴阳".事物的变化离不开时空,而阴阳是时空的统一,天地与四时,乃万物变化的根本.所以<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 ...
-
尚先早课|天地相感,阴阳匀平
上句取自<灵枢·根结>,篇首云:"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 ...
-
尚先早课|参天地,通阴阳
参天地,即人与天地相参.<灵枢·经水>曰:"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又:"凡此五脏六腑十 ...
-
尚先早课|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完整版点此查看 ▼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
尚先早课|人与天地相参
人在天地之间,必赖天地而生存,天地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命活动.人只有顺应天地变化,与天地相和,才能顺利.健康地生存.所以,<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 ...
-
尚先早课|必应于天地
人与天地相参,是中医学的根本主张,凡关于生命.疾病.治病.养生等理论与实践,均以此为基点.<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 ...
-
尚先早课|阴阳反作,天地四塞
本句为天地阴阳之气失常. 上句"阴阳反作",一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 ...
-
尚先早课 | 失常则天地四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天地之序.失其序,则生长收藏亦将停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 ...
-
尚先早课 |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人生天地之间,而天地运动规律便是阴阳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离不开地,必受阴阳规律制约 ...
-
尚先早课|三气杂至,两神相抟
上句见<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此言风.寒.湿三气混合侵犯人体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