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传统文化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0)

相关推荐

  • 资本主义哲学因不能正视人的分裂而虚伪

    哲学要确保人的主体性时刻趋向完整,这代表着哲学自身天然存在着理想完美性和现实局限性的对立与冲突,这其中隐含着"作为人"的我们,在深度或终极哲学化之前,是不完整的这一基本事实.这说明 ...

  • 清朝是中国的中世纪

    清朝是中国的中世纪 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这个时期的欧洲,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 ...

  • 闲言碎语(六十九)

    人皆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学之于人,有消极.积极之分--本能地学习生存技能相比于主动学科技文化为消极,只学科学技术又相较于学哲学为消极. 比较过后,唯主动学哲学者为最积极,为何?因为人虽生而为人,但脱 ...

  • 文明轮回的希望

    最近墨家学说似有大热的势头,个人认为这是应时应景之举,因为该派学说在许多方面契合了当今中国政治在妥协中求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为人类整体人格的完善提供了实证的样本参考. 中国的主流法统一直是建立在人性本善 ...

  • 闲言碎语(十六)

    人类的思想是分派系的,不同派系间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之所以展开如此絮叨的论述,其实是在螳臂挡车地妄图调和思想派系间的矛盾,因为这样的对立不消除,我表述什么都只能是一己之偏见,也就只可能是相对真理,而不 ...

  • 自然文明

    2019年12月28日当时因天气无常,写下此诗,以期唤醒人们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重读,感觉有点意义,故发出.怕引起误会,将部分句子进行了修改,供各位品鉴. 走过寒山石径, 走出白云深处: 走 ...

  • 我的哲学常识化认知(续)

    人有智识,其要在于识得我与非我的区别,难点在于通常不能真正处理好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哲学与道,以及其他哲学分支,都是人类各个分支文明消解人之初便开启的"知不知"的尴尬的不成熟理论体 ...

  • 闲言碎语(三十六)

    苟且,是多数人的生命不能形成大我意识,并用大我意识完全吸收小我意识的必然心态,是不坦然.不淡定的表现.我想用我的文字表现我的淡定,结果招来的多是些嘲笑与怀疑,更有好事者还要不断地质疑. 每有怀疑和质疑 ...

  • 易中天:传统文化阻碍科技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导,历史学家.作家 柳传志:企业家,投资家,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可怕? 柳传志:我想起来前几天在网上看 ...

  • 易中天讲文化:中国文化的三大精神是什么?

    易中天讲文化:中国文化的三大精神是什么?

  • 嘉宾文荟丨易中天:文化都在这锅里

    吃火锅就是吃文化 火锅里有中华文化吗? 当然.浑身上下都是. 比方说-- 火锅热,可谓亲亲热热: 火锅圆,可谓团团圆圆: 用汤水处理原料,可谓以柔克刚: 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问东西 ...

  • 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

    王学典: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 今天,"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必须依赖现代社会科学,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传统人文理念. ...

  • 高考作文惊现“迷信”选题,传统文化倍受社会关注!

    2000年出生的同学们你们好,到今年你们18岁了,花季雨季,备战高考是终身大计!今年的高考作文全国 卷Ⅰ的题目振奋了"龙宝宝"们的士气也同样引发了他们的深思 2000农历庚辰年是龙 ...

  • 《本源中医公益课》第二讲 现代科学与东方传统文化在研究物质世界科学深刻性的不同程度!

            上节课我们重点针对,就是我们大家的生病之后,应该怎么样去认识医学,去选择医学的方法,通过上节课我们了解,医学是由自然科学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想对医学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就必须了解自然科学 ...

  • 易中天:春秋战国影响后世千百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

    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封国间的争霸持续了五百多年,混乱而残酷,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改革,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思想领域的空前活 ...

  • 冯小刚:恢复繁体字才能救传统文化!易中天:你把亂竈龜鬱写出来

    冯小刚导演是我国电影圈的中流砥柱,他的作品充斥着黑色幽默,常作为贺岁档在新的一年与观众见面.由于贺岁片的票房屡次拔得头筹,因此冯小刚又被安上了"贺岁片之王"的称号.与科班出身的著名 ...

  • 网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下[流畅版]

    网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下[流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