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泰来县江桥镇中心小学 赵巍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在教学中提出环保教育,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环保教育 课堂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尽管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学科,但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信息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一、利用课堂知识的讲授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1、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保护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做事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任务,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保护环境。

例如,在教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一课时,在讲到认识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这部分内容是,我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不但运算速度快,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演算纸张。这样,就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从而保护了环境。又如通过“画图”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该软件不仅好用,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画纸和彩笔。网络技术的出现更有利于环保,他不但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减少纸张的用量,还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减少纸张的用量,还可以减轻交通、差旅,食宿等方面的消耗。

2、要尽量减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优势,但它也有不足。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课内知识和社会实际,向学生节省这方面的情况,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避免信息技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在教学是,我结合有关方面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如:2003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广东潮阳某地,由于大量回收境内外的电子来及(废旧计算机、电路板、电视机等),从而导致该地区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联合国报道指出,一台台式电脑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中重量超过了一头犀牛或一辆汽车!该报告指出,制造一台包括屏幕在内的24公斤(53磅)种的台式电脑需消耗10倍于其重量的化石燃料和化学品。与之相比,制造一辆汽车或一台冰箱只需要消耗2倍于它们重量的自然资源。通过这些具体、鲜活的实例就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隐患。只有趋利避害才是正确的态度。

3、在教学中教学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让学生从小明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见真情。无论是评价学生的一幅“图画”作品,学习电子邮件、QQ的使用。还是让他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我都注意随时随地联系环保教育,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利用平时的信息技术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1、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经常会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站等资料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真实地告诉告诉学生一个必须面对的、污染得面目全非的世界;满身油污的海鸟、干旱到裂开的土地、越来越大的南极上空臭氧洞等;每年死于各种环境污染得人数;每年由于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水质、大气污染、噪声等各种相关的数值得变化;每年地球上物种的减少数目······这些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学生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危机感,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有关实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

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当前社会生活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热点问题,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途径。如近期将要流行的新病毒一旦发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电子垃圾”。只有掌握正确的环保知识才能懂得如何去防止环境问题的出现并阻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3、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发挥宝贵的环保潜能。

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他们的潜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活动在教育教学及学生中的应用,实时地举行各种活动,结合课本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去获取环保知识、见证各种环境现状、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并能处理一些环境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育,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4、有意识地将环保教育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与环保教育整合,是进行黄堡教育的一种好办法。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整合。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是,把完成一份关于环境保护的简报作为学生学习的总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顺利地完成了信息技术科的教学任务。

5、教师要有丰富的环保知识,以身作则。

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环保知识、良好的环保意识及正确的环保行为,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处于领先地位。首先,教师要正真地关心环境,真切地关注环保,要熟悉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的知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身先士卒,事事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把环保教育渗入到平时教学与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2021.3

(0)

相关推荐

  • 浅谈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面对新世纪,教育多须树立新观念.新息想,作为数师,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认识.创斯新自已的思想观念.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机本 ...

  •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过去,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只重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当"绿心工程"的春风吹进了校园时,也吹进了我们教师的心田.学校首先在教师中进行环境教育意识的学习与研究,共 ...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现在是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美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美术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

  •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梦想的伏线如此之长,不以月计.不以年计,而动辄十年.更年轻时,梦想对于我们,是奢侈品:如今,梦想是一个朴素的事情,需要你同样朴素踏实地完成.by 绿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quo ...

  • 【教学论文】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智障孩子的自信心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 智障孩子的自信心 柳 芳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  要: 培智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多鼓励多赞扬,潜心倾注爱心,强化学生特长,使学生勇于面对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关 ...

  • No.163 关公缘何战秦琼——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乔治·萨顿(1884-1956),科学史学科的创立者 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说得好,科学史是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相沟通的桥梁. 在今天这个科学昌盛的时代,科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 ...

  • 浅谈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摘要:学生的学习始于内在的需求,即"心灵",一节好的课始于导入,即"第一锤",两者是否可以完美结合?是否可以利用导入环节,建构人文课堂主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 ...

  • 浅谈计算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并将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点,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结为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