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相关推荐
-
德经之十、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帛书校订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白话通译本: 不用出远门,就能够知道天下大事.不用看窗外,就能知道自然规律.走出门 ...
-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汜(sì)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生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
国学普及(三):无为,真的是什么都不用做吗?
有朋友发信息说:马老师,如何看待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什么都不用做吗?躺在那里等死,不是鼓励人们都做懒汉吗?那人活着还有啥意思? 是啊,如果大家都"无为",什么 ...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二章 全德自隐章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28—36)
第二十八章 恒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直解:知道自己的雄壮,却能够表现出柔弱,就像天下的沟溪:成为众水所聚的沟溪,长期保持不变:长期不变,就能够回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3|什么是无极?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1|尼采和老子的精神最高境界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