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物画的演进

人物画,既包括肖像,也包括故事绘画中的人物。肖像一般是所画的对象固定在那儿,是一种写生。故事人物,则往往是画家构思出来的,包括动作和神态,都是创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包括圣经人物和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代表了西方绘画的一个高峰。结构准确,形体健美,形象俊美,成为后来西方人物画的楷模。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使用素描,使用线条,色彩方面可能由于颜料的条件所限,相对比较简单。

到了法国新古典主义,也就是一直称为学院派的人物画,大体上延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法,而且往往被奉为圭臬。在雷华德的《印象派绘画史》中记载,老师教学生画人物强调要画理想的形象。与之相违抗的是年青一代的所谓“自然主义”,就是画自然本身的样子。

在画法上,我们看到有德加的速写派,不再精细到素描的程度,体现对象的动感。

另一位值得注意的是塞尚。最近看到沈语冰的《塞尚与中国画》提出了一个观点:“无论是在器与术的层面——笔法与构图,还是在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对世界的根本理解,塞尚都达到了与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互通的境界。” 参见:

沈语冰|塞尚与中国画

沈语冰还提到塞尚对高更的批评:“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塞尚对中国画是有误解的,也是持批评态度的。有一次他批评法国另一位后印象派画家高更(1848-1903)“只会画中国画”。意思是高更的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类似中国画的处理方法,因此塞尚批评高更“只会画中国画”。”

从这个证据,基本可以肯定塞尚研究过中国画。这也佐证了雷华德《印象派绘画史》一书中提到的1860年代东方艺术就是法国“画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1862年,梭伊夫人就在里沃利街的连环拱廊下开了一间卖东方商品的店子“中国之门”...”。不过还没有看到过研究直接证据哪些人接触过哪些中国画。

我们暂且不管历史考据,我们从塞尚的人物画(沈语冰教授从风景画研究),我们看到他在1860-1870年代的一些作品,比如1867的《安东尼的诱惑》、《三个浴者》、1866年的《那不勒斯的午后》、以及送第一次印象派画展的《现代奥林匹亚》,都极度背离了学院派人物画的原则。而且似乎他有可能采取了中国人物画的画法,就是不在意人物的解剖结构,人物的身体形象大大偏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想人体。塞尚的这些人体画都采用不精准的勾线轮廓。

从塞尚的“只会画中国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塞尚也会画中国画,不过不是“只会”。

因此我们倾向于认同沈语冰的猜想:塞尚肯定研究过中国画,很可能还一定程度地模仿了中国画。

但是显然他并不高度评价中国画,而且讥笑别人“只”会画中国画。

这样我们也就有充分的理由猜想马蒂斯也研究过中国画,也会画中国画,而且马蒂斯的人物画最后都是“中国化”了,就是“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

从塞尚,到高更,到马蒂斯,到克里木特和席勒,人物画都有一定程度的“中国化”,都是勾勒轮廓,但是塞尚避免平涂色彩,高更是平涂重彩,马蒂斯是平涂野兽色彩,这三位都是弱化人体的素描结构;克里木特是织锦缎图案,席勒是淡彩,这两位则是夸张人体结构,席勒更是扭曲化。

可以说西方画家在人物画上面,从中国画的方面,也许是主动汲取了基本原则,配置各自的特长,在油画里已经做了应有尽有的努力。不过他们都没有直说,没有说白。

沈语冰教授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就是直接说白,我们不必回避我们的来源。我们就是秉承吴齐体系,包括山水花鸟,也包括人物。我们把吴齐体系移植到油画里。既然西方大师们没说,那么我们来说,我们来做。如果历史研究找到直接证据,那么也就不过是为我们今天所说所做的下了一个背书。

(0)

相关推荐

  • 几内亚的艺术系列邮票(16)

    在2014年34枚设计风格统一的邮票中,现代部分的艺术作品包括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和雷诺阿.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和罗特列克.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俄裔法国表 ...

  • 色彩印象:绘画大师笔下的郁金香

    "每朵花都是在大自然中绽放的灵魂." – Gerard De Nerval 世界上存在两种花,一种花有果实,另一种花没有果实,而不能结果的花绽放的更加艳丽,如樱花,如玫瑰,如郁金香 ...

  • 多哥的艺术系列邮票(8)

    多哥2015年发行的艺术系列邮票为数也不少,合计有36枚,均为流行的小型张和小全张规制. 这些邮票的一半18枚采用独特的画廊风格,展示西方近现代名家名画,尤以现代部分居多.其中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 ...

  • 逆袭的印象派、反叛的后印象派、点彩的新印象派

    谈及西方美术史,印象派永远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每个稍微对艺术感点兴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但是,你真的确定你没有搞错吗?今天就一起和大家重新走近印象派. 1. 承上启下的巴 ...

  • 莫桑比克的艺术系列邮票(15)

    2015年,莫桑比克的艺术系列邮票发行了22枚,也采用小型张和小全张规制. 这些邮票上除了两枚近代宗教画之外,其余为十位名家的作品,包括17世纪弗兰德最有影响的巴洛克画家鲁本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和 ...

  •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①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①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作者 Paul Céz ...

  • 莫桑比克的艺术系列邮票(17)

    同以往一样,在莫桑比克2016年的艺术系列邮票中,半数以上还是西方现代各大流派的作品. 这些作品主要来自19-20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内.德加.雷诺阿.卡萨特和一些美国印象派画家.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 ...

  • 女子原来可以这么美 西方人物画优选第一辑

    中国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 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 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住骨骼筋肉的 ...

  • 西方人物画的三个技术流派

    我们用绘画分析的方法,分离出"速写派".中国绘画是在技术上分"素描"和"速写"的,按照中国绘画的习惯,很容易区分素描派和速写派.当然会有一些 ...

  • 西方形式美理论:核心与演进

    张法 提要西方形式美理论以黄金比率为核心,在古希腊体现为比例,以方圆中的五角星和黄金矩形为基图,其原理扩展到一切美的方面,其审美境界是静穆的伟大.在近代体现为数列,比例重在空间之形,数列重在时间之动, ...

  • 西方的入侵让印加文明迅速垮塌,这就是文明的演进要付出的代价?

    源于秘鲁的印加文明,像尘埃一般散落在历史长河中.它的存在或许只有少数人知道.是什么让这个号称"南美洲的波斯"的大帝国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迅速瓦解,其背后折射出哪些历史规律,都值得我 ...

  • 乾隆拒绝西方科技真的是因为傲慢自大吗?不!他是被吓着了

    18世纪末,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的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英国谋求与清朝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1792年,英国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派出了一个规 ...

  • 中国信通院洪坤贤:混合云形态持续演进,四大能力成为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经历十余年发展,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亿元快速成长至2020年的近 ...

  • 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只能自我毁灭!:李可老中医

    图文/赵璐 审核/王利敬 导言: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 中医泰斗邓铁涛曾说:" ...

  • 钱穆:西方先进的该学, 但绝不能跟着西方学做人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众多形式.载体甚至乱象纷至沓来,以至于遮蔽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面向.钱穆先生曾结合中西文化差异,讲解"中国文化的传统". 他指出,传统并非故纸堆里的" ...

  • 西方为诋毁中国航天,竟发明了一个新词,俄媒讽刺:纽约请当心

    不久前,我们在海南文昌成功用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了我国空间站核心舱,一时之间让国人兴奋不已.不过在西方,眼红中国空间站的人可不少,毕竟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会成为全球唯一的宇宙空间站,这让西方一些人的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