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养性第二

(0)

相关推荐

  • 《内经》论“风”(上)

    <内经>论"风"(上) A自然之风: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邪客>)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 ...

  • 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

  •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

  • 『中华养生宝典』第二卷 养性

    由"性命"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性"与"命"是紧密相联的,而且,"性"对于"命"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中 ...

  • 养性服饵第二

    方三十七首 茯苓酥 主除万病,久服延年方. 取山之阳茯苓,其味甘美:山之阴茯苓,其味苦恶.拣得之勿去皮,去皮刀薄切,曝干,蒸令气溜,以汤淋之.其色赤味苦.淋之不已,候汁味甜便止.曝干捣筛,得茯苓三斗. ...

  • 《千金翼方》养性服饵第二

    方三十七首 茯苓酥 主除万病,久服延年方. 取山之阳茯苓,其味甘美:山之阴茯苓,其味苦恶.拣得之勿去皮,去皮刀薄切,曝干,蒸令气溜,以汤淋之.其色赤味苦.淋之不已,候汁味甜便止.曝干捣筛,得茯苓三斗. ...

  • 收藏,是一个修行养性的过程

    要少听别人讲故事.很多人听别人一说是老件,心态就变了,怎么看怎么喜欢,这样很危险. 老东西都伴随着动人曲折的故事.如某某人的东西,哪里哪里出土,包浆怎么怎么样,工多么多么好,等等.很多卖仿古玉的贩子, ...

  • 其实收藏,是一个修行养性的过程。

    要少听别人讲故事.很多人听别人一说是老件,心态就变了,怎么看怎么喜欢,这样很危险. 老东西都伴随着动人曲折的故事.如某某人的东西,哪里哪里出土,包浆怎么怎么样,工多么多么好,等等.很多卖仿古玉的贩子, ...

  • 农历三月廿六,恭贺鬼谷仙师圣诞,纵横捭阖持身养性采药修道!

    鬼谷仙师,讳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相传仙师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老子弟子.相传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 ...

  • 明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卷》鉴赏

    唐寅此幅<悟阳子养性图卷>绘临溪茅庵小院,一老者端坐庵中蒲团之上,头戴方巾,身着宽袍,双手抱膝仰望天空,似歌似啸,神态沉着.室内俭朴,桌上陈列着香炉和文房用具,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志趣.庵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