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洲: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士人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一)
相关推荐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特别篇)——怎样搞乱幽州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十--幽州乱象 公孙瓒在初平四年(193)斩杀了自己的上司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后,上书朝廷自表为幽州刺史,终于不用处处受刘虞掣肘,成为幽州的实际掌权者,< ...
-
爱情的迷失于错位(长篇小说:爱情是生命里的一抹朝阳点评:一)||肖琳
爱情的迷失于错位 文/肖琳 在踪影"爱情"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有感而发地谈及了对情感问题的一些个人想法.但没想到的是,这篇小说情节的走向和结局还是超出了我的一般性预料 ...
-
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门士族冲破世家大族垄断带来的影响
引言: 在古代的阶级之中,士农工商是最为常见的,士人到底是什么角色呢,在春秋时期士人便出现了,基本上他们是来自于维护当时的价值观念的角色,无论是汉代的儒生或者是宋明时期的新儒生,都是承担了当时的价值观 ...
-
宁稼雨 | 《古今小说》的通俗文学属性及其融合雅俗两种文学思想的实践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古今小说>的通俗文学属性及其融合雅俗两种文学思想的实践 宁稼雨 (南开大学 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 ...
-
经典例题6 | 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演变
文/知先生 例1 (2018年11月·浙江卷·33)[加试题]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延续,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尺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 ...
-
王齐洲:市民阶层的独立与通俗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二)
在士人们醉心于传奇小说创作的同时,一种由僧人向信仰佛教的俗众讲唱通俗故事以邀布施的"俗讲"在寺院里吸引着大量民众,成为中唐以后一道靓丽的社会文化景观. <乐府杂录校注> ...
-
王齐洲:由“闲书”提升为“教科书”(《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一)
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小说以来,士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隋书·经籍志>虽然强调了小说的文体价值并提升了小说作者的地位,但其诸子末流的定位并未改 ...
-
王齐洲:《乐经》为孔子“乐教”教材辨
围绕<乐经>问题,我和陈桐生教授已有几番讨论(见王齐洲<<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陈桐生 ...
-
王齐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序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现代以来更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优秀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 ...
-
王齐洲:从大类统说到小类分解(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四)
1897年,邱炜萲在<菽园赘谈·小说>中说: <菽园赘谈> 本朝小说,何止数百家.纪实研理者,当以冯班<钝吟杂录>.王士桢<居易录>.阮葵生<茶余 ...
-
王齐洲:从子部类别转移到文学学科(《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二)
1903年,金天翮在<新小说>撰文称:"吾昔见东西各国之论文学家者,必以小说家居第一,吾骇焉.吾昔见日人有著<世界百杰传>者,以施耐庵与释迦.孔子.华盛顿.拿破仑并列 ...
-
王齐洲主编:《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目 录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松森.卢世华编纂) <伊尹说>.<鬻子说> ...
-
王齐洲总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目录
第一卷<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 ...
-
王齐洲:为何要开展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小说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古代小说相媲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借鉴其丰富的创作经验,无疑对当前的小说创作和文学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新时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