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洲:从子部类别转移到文学学科(《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二)
相关推荐
-
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方阐释学比较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李清良 作者简介 李清良,男,汉族,湖南省新宁县人,1970年7月生.1988-1994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2月-1997年12月,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 ...
-
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文学理论是从理论的高度阐发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方法,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当前,如何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 ...
-
左东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原发性问题
左东岭:<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论集>,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本文原刊于<文艺研究>2021年第8期,责任编辑陈斐,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摘 要 "原发性问题 ...
-
全面搜集古代文体观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析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学机制,这是古代文体学史及文体观念史的首要问题
文学]文体学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党圣元2021年11月01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阳打印 推荐 ...
-
蔡益彦:对中国文学跨界研究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跨界研究 跨界研究中的问题 20世纪的西方文论流派众多,各种理论层出不穷,眼花缭乱,80年代在国内刮起了一股理论热.我们引介了西方众多前沿的理论,为文学批评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然而理论 ...
-
文本、互文性与意义探求
山东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方法论"课堂实录 第 十 二 讲 李桂奎 时间:2020年12月14日上午9:00-12:00 授课对象: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在人 ...
-
段吉方:“西方”如何作为方法 ——反思当代西方文论的知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立场
摘要 当代西方文论诞生在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首先应该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知识论维度的考察,即考察当代西方文论在知识话语层面上的特性,其次要深入到方法论层面上, ...
-
王齐洲:由“闲书”提升为“教科书”(《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一)
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小说以来,士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隋书·经籍志>虽然强调了小说的文体价值并提升了小说作者的地位,但其诸子末流的定位并未改 ...
-
王齐洲:从大类统说到小类分解(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四)
1897年,邱炜萲在<菽园赘谈·小说>中说: <菽园赘谈> 本朝小说,何止数百家.纪实研理者,当以冯班<钝吟杂录>.王士桢<居易录>.阮葵生<茶余 ...
-
王齐洲总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目录
第一卷<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 ...
-
王齐洲:“颜子之乐”是孔子教育的标高(《再寻孔颜乐处——以颜回为中心的考察》之三)
朱熹的弟子曾经问朱熹:"濓溪教程子寻孔颜乐处,如何?"朱熹回答说:"先贤到乐处已自成就向上去了,非初学所能求.况今之师非濓溪之师,所谓友者非二程之友,所以说此事却似莽广. ...
-
王齐洲:《乐经》为孔子“乐教”教材辨
围绕<乐经>问题,我和陈桐生教授已有几番讨论(见王齐洲<<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陈桐生 ...
-
王齐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序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现代以来更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优秀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 ...
-
王齐洲: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士人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一)
为了论述的方便,有必要先对论题的概念加以定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 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的组合状态.由于视角的不同,社会结构可以有许多维度,如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
-
王齐洲:市民阶层的独立与通俗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二)
在士人们醉心于传奇小说创作的同时,一种由僧人向信仰佛教的俗众讲唱通俗故事以邀布施的"俗讲"在寺院里吸引着大量民众,成为中唐以后一道靓丽的社会文化景观. <乐府杂录校注> ...
-
王齐洲主编:《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目 录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松森.卢世华编纂) <伊尹说>.<鬻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