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全体合一学之杂式捶

形意拳杂式捶者,又名统一拳,是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也,在腹内能使全体无亏。大学云:克明峻德也(注:此譬言似属离奇,然实地练习则知)。在拳中则四体百骸内外之劲如一,纯粹不杂。其拳顺,则内中之气独能伸缩往来,循环不穷,充周无间也。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注:喻变化无方)?其劲不见不闻,洁内华外,洋洋流动,上下四方,无所不有。至此拳中之内劲,诚中形外而不可掩矣。学者于此用心习练,可以至无声无臭之极端矣。先贤云:拳中若练到此时,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此之谓也。

第一节

预备起点三体式。次前进步,是鹞子束身形式,停住(图101、图102)

第二节

前进步是鹞子入林之式,左拳在前,右拳在头正额处稳住(图103)。

第三节

右手从正额处捋下,至脐旁边停住,肘靠胁,左手同时抽回至左胁处;左足亦同时撤回至右腿后边,两腿、足形式如劈拳形相同。此形亦谓之退步劈拳式(图104)。

第四节

先将左手钻至头左额角处,手张开再往下捋,捋至左胁处,在脐左边停住;右足亦同时撤回,至左足后边,仍与左式退步劈拳形式相同,左右共练四式。停住(图105)

第五节

将右手从胁往下往后如同画一圆形,从头正额处顺着身子往下落,至肚脐处靠住;左手同时从左胁处于右手外边手心向里往上钻,至正额处齐平着,相离正额二三寸许;再将右胳膊抬上去,手心向外,手背靠在正额处;左手顺着身子落下,手心向上靠住脐处,身子面向正停住。此式谓之乌龙倒取水(图106)

第六节

将左足极力往后撤,至右足后边落下,右足随着往后撤,撤至左足处,右足后跟紧对左足踝骨;右手与右足同时极力往下落至小腹处,肘与拳紧靠着胁腹,左拳仍在左胁不动,腰极力塌劲,右边小腹放在大腿上,身子亦不可太弯。往下看时,只要鼻子与足尖相齐为度。身子阴阳相合着,肩胯抽劲如前法。两眼跟着右手看,停住再往前看,此式谓之凤凰单展翅(图107)。

第七节

再前进,先进右足。极力往前进步;左手与右足同时出去,左足亦随后跟步,如崩拳跟法相同。身式高低亦如崩拳式相同。停住再进,此式谓之蜇龙出现(图108).

第八节

步法、身法、出手与连环黑虎出洞式相同。稳住再进。

第九节

身法、手法、步法与连环白鹤亮翅式相同,稳住再进。

第十节

出手、身法与步法均与炮拳式相同。稳住再进。

第十一节

两手一齐落回在小腹处,右手卷拳,手心向上,落在左手心中,两手紧靠胁,身子如同捆住一般;右足同时往回垫步,足尖仍向外斜着,两眼往前看。此式谓之风凰双展翅。停住再进(图109)。

第十二节

出手、身法、步法仍与鹞子入林之式相同。稳住再退。

第十三节

仍是倒劈拳回退,手法、数目如前,退到头,亦仍是乌龙倒取水之式。不可久停即进。

第十四节

接乌龙取水之式,右手过来落下时,紧接就是燕子抄水之式。停住(动作见图82、图83、图84).

第十五节

再进步为崩拳,手法、步法与连环第一式头一手相同。

第十六节

再退步出手,身法、步法与连环青龙出水式相同。

第十七节

再进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稳住换式。

第十八节

再变式,仍是白鹤亮翅之式,稳住再进。

第十九节

再进,仍是炮拳之式,稳住再换。

第二十节

再换,仍是凤凰双展翅之式。稳住。

第二十一节

再进,仍是鹞子入林之式,稳住再退。

第二十二节

再回退,仍是退步劈拳,退到头,仍是乌龙倒取水之式停住。

第二十三节

换式。将右手从正额处五指张开,往前极力伸去,再换,与眼相平着;两足不动,两肩平着松开抽劲。微停住式,出左手。此式谓之青龙探爪(图110)

第二十四节

换式。将左手从心口处望着右手上边出去,右手抽回右胁,两足仍是原式不动。两手伸去抽回,与鹰捉相同,此式亦谓之鹰捉(图111)

第二十五节

再换式。将左手如连环包裹裹回;右手仍在右胁不动,微停。此式亦谓之裹手。

第二十六节

换式。左手腕向外拧劲,斜着往外、往上伸去。左足亦同时与左手出去,身式要往下缩力,又要矮,两腿与骑马档相同。左肩里根极力松开抽劲。两眼看左手大、二指中间,右手仍在右胁下不动,此式谓之推窗望月,停住(图112)

第二十七节

换式。将左手屈回落下与大腿根相平,相离二三寸许,手腕极力往外扭劲,胳膊如半圆形,右手亦同时与左手落下,手腕向外扭劲,两手相同;两腿仍是骑马档式不动。两眼往左、往前看,两肩松开往外开劲,又往回抽劲,腰往下塌劲。此式谓之三盘落地(图113)。

第二十八节

再进,先将左手向前极力撑着劲出去,与心口平,手卷上拳,手腕朝里拧劲,手心向上,又将手如包裹劲,裹回手至心口处,胳膊紧靠胁;右手在左手裹回来时,极力于左手腕上边出去,亦是手心向上;右足亦与右手同时出去,两腿与龙形步法相同。两眼顺着右手往前看,两肩极力往下垂劲,又往外开劲。微停。此式谓之懒龙卧道(图114)

第二十九节

再进步。先将左腿往前进步落下,与鹞子入林步法相同;左手于右手下边出去,右手拉回,可于左腿出去同时拉回,两手与横拳相同,两眼看前手,停住。此式谓之乌龙翻江(图115)。

第三十节

再进。先进右手,与崩拳相同,两足不动,停住(图116)。

第三十一节

右足极力提起,往前蹬去,如划半圆形式,与心口相平为度;左手与右足同时出去,与右足相齐。此式谓之龙虎相交,停住(图117)。

第三十二节

再进。将右足落在前边,右手出去,左手拉回,仍与黑虎出洞之式相同。停住。

第三十三节

再换。仍是白鹤亮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四节

再换式。仍是炮拳之式。微停。

第三十五节

再换式。仍是凤凰双展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六节

再进。仍是鹤子人林之式。停住。亦谓之顺步炮拳。

第三十七节

再回退。仍是倒劈拳,到原起点处,仍是乌龙倒取水之式。停住。

第三十八节

再退。仍是凤凰单展翅之式。停住。

第三十九节

再进步。仍是蛰龙出现之式。

第四十节

再进。仍是黑虎出洞之式。停住。

第四十一节

再将两手如一气从前边往下落,顺着左边如画一圆形,从后边回来,再从目前往前双手推去,两手掌皆立着,与肩相齐,右手极力伸直,左手在右肩处;右足随着两手往回迈步,两腿形与青龙出水剪子股式相同。惟是两手向后推之,两眼亦顺着两手向后看,两肩仍如前抽劲,微停。此式谓之风摆荷叶(图118)

第四十二节

再进。将左拳从右肩处往前、往左伸去,如崩拳手相同,右手亦随着屈回在右胁处;左足与左手同时出去,如崩拳步法,惟后足不跟步。

第四十三节

再进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不可停即回。

第四十四节

回身式。仍是鹞子翻身之式。停住。立正休息。

(0)

相关推荐

  • 形意拳龙形拳图解教学

    形意拳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也(龙木属阳,在拳则属阴),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又为云,云从龙,在拳中则谓龙形.此形式之劲,起于承浆之穴(即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龙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龙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也(龙木属阳,在拳则属阴),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又为云,云从龙,在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虎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虎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虎形者,有伏虎离穴之式,而又有扑食之勇也.在腹内为肾水,清气上升,丹书云:虎向水中升是也.又为风,风从虎.在拳中而为虎扑,臀尾(名督脉,又名长强).起落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鸡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鸡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鸡形者,鸡于世最有益者也.能以司晨报晓,又有单腿独立之能,抖翎之威,争斗之勇.则鸡形拳中之功夫,可谓甚大.在腹内而为阴气初动,又为巽卦,在天为风,在人为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鹞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鹞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鹞形者,有束翅之法,又有入林之能,又有翻身之巧,在腹内能收心藏气.在拳中即能束身缩体.其拳顺,则能收其先天之气,人于丹田之中,又能束身而起,藏身而落.先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鹰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鹰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鹰形者,其性最狠最烈者也.有攫获之精,又目能视微物,其形外阳而内阴,在腹内能起肾中之阳气升于脑,即丹书穿夹脊,透三关,而生于泥丸之谓也,在拳中谓之鹰形.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熊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熊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熊形者,其性最迟钝,其形最威严,有竖项之力.其物外阴而内阳,在腹内能接阴气下降还于丹田,在拳中即谓熊形,能直颈项之力,又能复纯阴之气,能与鹰形之气相接,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鸟台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鸟台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蛇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蛇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蛇形者,乃天地所赋之性,身体最玲珑,最活泼者也.身形有拨草之能,二蛇相斗,能泄露天之灵机,能曲能伸,能绕能蟠.在腹内即为肾中之阳,在易即为坎中之一也,在 ...

  •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燕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燕形拳教学视频: 形意拳燕形者,燕之最灵巧者也,有取水之精.在腹内即能采取肾水上升,与心火相交.易云:水火既济.儒云:复其真元.在拳中既能活动腰气,又有跃身之灵.其拳顺,则心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