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十七:《春秋》中的3个字,证明了太史公的判断很准确
相关推荐
-
春秋与读书生活 |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孔子作春秋,按照史记的说法就是:"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 ...
-
【杂谈】我们为什么读不懂《春秋》?
一个人的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公子益師卒. 这段文字就来 ...
-
历史小知识: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包含了<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作品.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 ...
-
鲁国史话廿二:《春秋》记载的2件平常事,细细品来,耐人寻味
鲁桓公三年,既发生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又有鲁桓公自己的大婚喜事.就连一个不太知名的芮国,其国内都出现了一些纷纷扰扰.可以说,这真是热热闹闹.好戏连台的一年. 然而,这样 ...
-
鲁国史话十九:桓公继续搞事情,却从“一战一和”中看出了他心虚
上一次,鲁桓公在即位之后第一次抢到了"主角"的戏份,特意邀请了郑.齐.陈三国与鲁国一起,准备替宋国平息弑君之乱.可是,华督这个杀害了宋殇公的罪臣也十分狡猾,根据四国的情况,分别给予 ...
-
鲁国史话十三:《春秋》中隐公两次建城被讥“不时”,真冤枉他了
连续讲了两篇"秦国史话",让咱们告别了秦国史上非常英明的一代国君秦文公,也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代国君秦宪公.并通过对宪公迁都后与荡氏.亳戎一系列征伐的讲述,咱们更是发现了秦国已经重启了 ...
-
鲁国史话十:只书于《左传》中的一段记载,体现了王室的礼乐崩坏
细心的读者看了在下最近的文章之后,应该会发现咱们最近所叙的故事基本上都处于桓王元年至三年这段时期.这除了说明各个史书对这三年的记载十分丰富以外,更说明东周一朝也变得越发纷繁混乱了.之所以当时的王朝会变 ...
-
鲁国史话九:从2位母亲的丧祭典礼中,看隐公为人的忠厚与循礼
上一回,咱们再一次来到了鲁国,讲了个关于鲁隐公给自己放假,去棠地"春游"的故事.然而,这个发生在隐公五年(即桓王二年)的"春游"看似普普通通,却因为其主要活动& ...
-
鲁国史话二:诸侯中最守礼制的国家,却最先发生了失礼的惨剧
从上一篇开始,咱们结束了"成康盛世",进入了周昭王统治时期.通过分析司马公对姬瑕"微缺"的评价,了解到昭王在位这段期间真的是各种不顺与遗憾.本来,在昭王开篇以后 ...
-
郑国史话十七:好一个以1敌5,庄公用完胜证明了“小霸”有多强
上一次,在下为各位揭晓了一个答案,告诉大家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所发生的这个大事件乃是周.郑双方正式开战了.只是由于鄙人需要先将这场大战的起因讲解明白,不得不又拖了拖进度,只讲了战争的导火索,而 ...
-
鲁国史话廿一:做了充分准备的桓公大婚,却有如此多的不合规之处
上一次,咱们讲述了鲁桓公三年的三场诸侯"见面会",表面上看这三次诸侯国君的会面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都是在为鲁国即将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做着准备.并且,这件重要的事件鄙人已 ...
-
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两篇"晋国史话",为大家讲述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好容易这一次是翼城一方主动出击,却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陉庭,最终还是被曲沃大军碾压,甚至连哀侯都丢了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