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研人物|感受中国,书写中国:访加拿大著名女作家李莎·卡尔杜齐
相关推荐
-
文化(项立刚)
一个国家传播文化,是靠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是靠文化人?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是文化,他们以为诗歌是文化,电影是文化,作家是文化,音乐是文化.他们不知道制度.民俗.宗教.法律.历史.人情.习俗.传统.生活方式 ...
-
如何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全媒体时代下,传播方式正在不断转型,拥有轻量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特点的短视频迅速崛起,逐渐在全球流行,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在民间话语场中,短视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月17日 ...
-
孔子学院在国外遭遇抵制,到底是思维的冲突,还是文化的偏见?
导语: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有教化意义,在当代,就是类鸡汤性的处事哲理,且不合时宜,欧美人从学习汉语的角度觉得有趣,从实用角度考虑太复杂,离他们的生活太远.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年代孔子文化会脱颖 ...
-
捞金无数却突然销声匿迹?姜昆最得意的“洋徒弟”如今去哪里了?
说到相声,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郭德纲及其创立的相声剧场--德云社.在郭德纲等人的影响下,很多原本对相声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逐渐喜欢上这门"越品越有味"的传统艺术,而郭德纲也被冠 ...
-
译研人物|鲁敏:中国文学要有多角度的输出与呈现
编者按:2017年3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海外译介与传播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为了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了解与会嘉宾,中国文化译研网特此对参会的作家和机构代表进行了专访.此篇文章为 ...
-
译研人物 | 柯裴:中国文化正如一把折扇,需要展开看才能了解其迷人之处
柯裴(秘鲁) 曾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讲师,<秘鲁商报>撰稿人.2013年6月出版著作<秘路情深:十八个中国故事,同一颗秘鲁真心>.曾任<秘鲁商报>驻北京记者.CC ...
-
译研人物|数字出版的“黄金时代”——访英国加德纳斯图书批发公司负责人阿里
阿里·巴拉班先生是英国加德纳斯图书批发公司的数字内容主管,对于图书出版,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版与经销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采访开始时,阿里先生首先介绍了他所属的机构--加德纳斯(Gardners)是 ...
-
译研人物|中国音乐的“传歌者”——访荷兰著名音乐家高文厚
高文厚先生受聘中国文化译研网顾问专家 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荷兰著名音乐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音乐的研究和推动中国音乐在世界的传播与交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和身为汉学家的 ...
-
译研人物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 :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教授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旅游孔子学院荣 ...
-
译研人物 | 埃及驻华文化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我与中国结缘30年
我对侯赛因·伊卜拉欣先生的第一印象是:这位埃及人的汉语说得真好!接触多次后才发现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曾在北京.东北.上海读过书的他笑称我是他"半个老乡" ...
-
译研人物 | 罗豹鹿:成语中包含了巨大的中国智慧
罗豹鹿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重点推荐作家,拥有墨西哥.哥伦比亚双重国籍,目前正在创作<古典中国:成语小故事中的千年智慧>.2015年毕业于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中国研 ...
-
译研人物 | 哈赛宁:翻译中国作品从了解作家的家乡开始
哈赛宁 埃及翻译家.汉学家.鲁迅.莫言国际研究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刊物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被录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 ...
-
译研人物丨拉沙德·卡里莫夫:写一本辞典,搭起阿塞拜疆通往中国的文化桥
访者按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拉沙德·卡里莫夫(Rashad S. Karimov)进行了一次线上对话,了解他与中国结缘的点点滴滴,聆听他的阿中语言文化交流故事,进一步走进了阿塞拜疆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