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研人物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 :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教授
相关推荐
-
戏剧美学之中国十大戏剧导演—徐晓钟
中国新时期戏剧美学大师 徐晓钟,1928年生,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苏联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后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戏剧导演艺 ...
-
比较文学形象学专栏||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对“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相关问题的质疑
作者简介 周云龙,男,1979年生,文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学术集刊<圆桌>主编,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述有< ...
-
译研人物|把文学翻译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访青年汉学家达莎
本文为汉学家翻译家系列采访之三,小编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能让读者持续了解和感受到,当下各国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以及翻译工作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达莎,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文系教现代汉语,主持" ...
-
译研人物|中国音乐的“传歌者”——访荷兰著名音乐家高文厚
高文厚先生受聘中国文化译研网顾问专家 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荷兰著名音乐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音乐的研究和推动中国音乐在世界的传播与交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和身为汉学家的 ...
-
译研人物|感受中国,书写中国:访加拿大著名女作家李莎·卡尔杜齐
李莎在2015年"BLCU中外汉学家翻译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油画艺术家.曾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文字学 ...
-
译研人物|鲁敏:中国文学要有多角度的输出与呈现
编者按:2017年3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海外译介与传播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为了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了解与会嘉宾,中国文化译研网特此对参会的作家和机构代表进行了专访.此篇文章为 ...
-
译研人物 | 埃及驻华文化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我与中国结缘30年
我对侯赛因·伊卜拉欣先生的第一印象是:这位埃及人的汉语说得真好!接触多次后才发现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曾在北京.东北.上海读过书的他笑称我是他"半个老乡" ...
-
译研人物 | 罗豹鹿:成语中包含了巨大的中国智慧
罗豹鹿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重点推荐作家,拥有墨西哥.哥伦比亚双重国籍,目前正在创作<古典中国:成语小故事中的千年智慧>.2015年毕业于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中国研 ...
-
译研人物 | 哈赛宁:翻译中国作品从了解作家的家乡开始
哈赛宁 埃及翻译家.汉学家.鲁迅.莫言国际研究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刊物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被录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 ...
-
译研人物 | 柯裴:中国文化正如一把折扇,需要展开看才能了解其迷人之处
柯裴(秘鲁) 曾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讲师,<秘鲁商报>撰稿人.2013年6月出版著作<秘路情深:十八个中国故事,同一颗秘鲁真心>.曾任<秘鲁商报>驻北京记者.CC ...
-
译研人物丨拉沙德·卡里莫夫:写一本辞典,搭起阿塞拜疆通往中国的文化桥
访者按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拉沙德·卡里莫夫(Rashad S. Karimov)进行了一次线上对话,了解他与中国结缘的点点滴滴,聆听他的阿中语言文化交流故事,进一步走进了阿塞拜疆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