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九)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
该馆珍藏明清官窑瓷器160余件悉数亮相。

前言

明代官窑瓷器。

展柜局部

红釉

明 宣德 红釉盘
高4.2、口径19.8、底径12.3厘米。撇口,圈足。内外施红釉,釉面均匀,釉色莹润。足内施白釉,刻“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暗款。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碗
高10、口径20.3厘米。胎白精细,釉色白种泛青。碗口微敞,腹较深,圈足,底无釉。施釉里红彩,口沿内外及足部以回纹装饰,碗内底绘折枝牡丹,内壁绘缠枝菊,外壁为缠枝牡丹。

明 宣德 青花束莲纹大盘。
高5.8、口径34、底径24.5厘米。宣德青花被认为是中国青花器的集大成者,水平相当高,宣德青花大盘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此盘微侈口,浅壁弧形,盘心绘当时盛行的束莲纹。

展柜局部。

明代黄釉

明 弘治 黄釉尊

明 弘治 五彩莲池鸳鸯纹盘
高3.6、口径14.7、足径8厘米。1967年山东兖州钜野王墓出土。敞口,浅腹,矮圈足。白釉微微泛黄,以红、绿、黄等色彩绘制莲花、鸳鸯等纹饰。外足底有红彩回字框,框内楷书“福”字款。

明 弘治 白釉盘

明 万历 青花缠枝莲纹缸

展柜局部

五彩

明 正德 五彩花卉纹罐(左)、明 正德 黄釉碗

明 正德 五彩花卉纹盘(左)、明 正德 白底绿彩龙纹盘(右)。

明万历时期青花瓷。


自左至右:明 万历 五彩人物纹盘、明 嘉靖 青花双狮纹盘、明 万历 青花盘、明 万历 黄釉暗云龙纹盘。

明 万历 五彩人物纹盘
高3.4、口径21、底径13厘米。胎体细薄,浅腹平底,矮圈足。釉面细润,白中闪青,白釉上以五彩作画。盘内壁分别以红、黄、绿彩和釉下青花绘就缠枝葫芦8个,内底人物以青花勾勒,绘张天师捉妖图案,盘外壁绘寓意吉祥的八宝纹饰。

明 万历 青花开光寿字葫芦瓶。
高62.5、口径7.2厘米。瓶颈部青花地有菱形开光四个,内均书“寿”字。上腹遍饰“寿”字、缨络纹,下腹绘“寿”字云纹,四圆形开光内分别绘以马、象和麒麟等瑞兽,近底处画海水江崖。葫芦因谐音“福禄”而为人喜爱,继而成为传统器形。

清代官窑瓷器。

康熙时期。

清 康熙 黄釉暗云龙纹盘。

展柜局部

明清黄釉器

清 康熙 黄釉暗云龙纹碗、清 康熙 黄釉碗、清 康熙 黄釉碗。

清 康熙 黄釉大盖罐。

宫廷用瓷

展柜局部

清 康熙 黄地绿彩龙纹碗(左)。清 康熙 蓝地黄彩云龙纹碗(右)。

清 康熙 蓝地黄彩云龙纹碗。

清 康熙 红彩描金云凤纹碗(左)、清 康熙 霁蓝釉碗(中)、清 康熙 斗彩云龙纹盂(右)

清 康熙 红彩描金云凤纹碗
高5.8、口径11、底径4厘米胎体细腻,釉色洁白。红彩描绘展翅双凤、祥云朵朵,金彩勾勒纹饰轮廓,使得该碗更显富丽。外底青花双圈,圈内“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竖行楷书青花款。

清 康熙 黄地绿紫龙纹盘(左)、清 康熙 斗彩龙凤纹盘(中)、清 康熙 白地绿彩龙纹盘(右)

清 康熙 霁蓝釉盘(左)、清 康熙 茄皮紫光釉暗云龙纹盘(右)。

清 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清 康熙 酱釉碗。

清 康熙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清 康熙 黄地绿紫云龙纹天球瓶。

清 康熙 青花如意贯耳扁瓶。

釉里三彩

清 康熙 釉里三彩龙凤纹尊

清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高5、口径6.5、底径2.5厘米。 胎体轻薄,釉质细腻。一杯一花,每朵花代表一个月份。花旁配以五言或七言诗两句,诗尾有一篆书“赏”字,构图优美,画笔工细,将诗、画融于一炉。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

雍正时期

展柜局部。

清 雍正 黄釉暗龙纹碗(左)、清 雍正 青花五彩云龙纹碗(右)

清 雍正 青花五彩云龙纹盘(左)、清 雍正 黄地绿彩团龙纹碗(右)

霁红釉

清 雍正 霁红釉盘(左)、清 雍正 霁红釉碗(右)

清 雍正 青花蝙蝠纹盘(左)、清 雍正 绿釉暗龙纹碗(右)。

窑变釉

展柜局部。

清 雍正 窑变釉螭耳瓶。

清 雍正 青釉三孔扁瓶。

清 雍正 蓝釉瓜棱瓶。

斗彩

清 雍正 斗彩花卉纹碗。

清 雍正 斗彩松鹿纹碗。

乾隆时期

清 乾隆 斗彩人物纹碗。

清 乾隆 斗彩团花纹马蹄式碗。

清 乾隆 斗彩牡丹凤纹碗。

展柜局部

清 乾隆 青花莲托梵文酥油灯(左)、清 乾隆 青花云龙比方高足盘(左)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赏尊。

清 乾隆 湖绿地粉彩海棠式花盆。

清 乾隆 红地开光粉彩山水图碗

清 乾隆 粉彩三孔葫芦瓶。
高22.9、口径2.4、底径7厘米。此瓶造型新颖,取三葫芦上下腹及底相连成一体、三口鼎立的形态。葫芦瓶口描金,口下粉红云头纹,底有金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器身其余部分以鲜嫩的绿釉为底色,并以描金边勾绘葫芦及其藤萝叶蔓,红彩描金绘蝙蝠姿态各异的飞翔于葫芦藤蔓之间,葫芦藤蔓蝙蝠均匀布满器身,寓意福禄(葫芦)绵长、洪福(蝠)齐天。纹饰施色刻画生动自然,一葫芦之上既有显示成熟度的青黄颜色过渡,又有些许棕黄斑点点缀其上,力求表现自然真实的葫芦生长情况。瓶身施色用金色搭配娇嫩明亮的黄绿色和、珊瑚红色,尊贵与明艳、稳重并存,色彩搭配及造形均有出彩之处,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清 乾隆 斗彩八宝云龙纹盖罐。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尊。

清 乾隆 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大瓶。

清 乾隆 青花牡丹凤纹尊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八宝纹折肩贯耳尊
高53、口径19.7、腹径37、底径22.3厘米。盘口,长颈,折肩,腹下收,圈足。口沿及圈足各饰一圈卷草纹,沿下及颈下部一圈如意纹,颈部一圈蕉叶纹,肩部分绘一圈缠枝花卉纹和海水纹,腹部饰缠枝莲纹,腹底部饰一圈莲瓣纹。外底“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青花篆书方款。

清 乾隆 斗彩缠枝莲纹折肩贯耳尊。

清 乾隆 黄地绿紫龙纹小盘、清 乾隆 黄地绿彩云龙盘。

淡黄地青花

清 乾隆 淡黄地青花桃纹盘。

清 乾隆 蓝地黄彩云龙纹盘、清 乾隆 白地红彩蝙蝠纹盘

清 乾隆 白地绿彩云龙纹盘。

清 乾隆 哥釉狮耳盖炉 通高34.6、口径19.7厘米。
整体造型仿鼎,双竖耳,兽足。炉盖钮为一蹲坐狮子,盖面有镂孔。釉面开片。

清 乾隆 青釉暗夔龙纹大瓶。

清 乾隆 仿哥釉三孔葫芦瓶

清 乾隆 窑变釉胆式瓶。

清 乾隆 窑变釉胆式瓶。

清 乾隆 炉钧釉胆式瓶。

清 乾隆 窑变釉贯耳杏元瓶。

清 乾隆 蓝地釉里三彩云龙纹大瓶。

清 乾隆 祭蓝釉双耳瓶

清 乾隆 祭蓝釉梅瓶

嘉庆时期

中堂

清 道光 粉彩百鹿图尊。

清 嘉庆 红底描金开光万寿无疆纹盘

茶叶末釉

清 嘉庆 茶叶末釉瓶。

清 嘉庆 红彩云龙纹格盒。

清 嘉庆 青花万寿无疆纹碗。

清 嘉庆 青花开光御题诗纹茶托

清 嘉庆 粉彩开光御题诗纹茶托

清 嘉庆 红彩御题诗纹盖盅 文字说明

清 嘉庆 红彩御题诗纹盖盅 内部俯视图案。

清 嘉庆 红彩御题诗纹盖 俯视图

清 嘉庆 红彩御题诗纹盖盅

清 嘉庆 青花云龙纹洗

道光时期

清 道光 粉彩花卉纹碗、清 道光 粉彩花卉喜字纹碗。

清 道光 斗彩鸳鸯卧莲纹碗。

清 道光 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纹碗。

清 道光 外粉彩内青花莲纹碗。

清 道光 青地描金缠枝花卉纹瓶。

清 道光 青釉暗缠枝戟耳瓶。

清 道光 祭红釉玉壶春瓶。

同治时期。

清 同治 青花龙纹盘。

清 同治 青花缠枝莲纹碗。

同治大婚瓷

清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盘

清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碗、匙。

清 同治 黄釉碗

光绪时期

清 光绪 斗彩螭耳尊。

清 光绪 粉彩开光人物图尊

清 光绪 粉彩八宝云龙纹大盘

清 光绪 粉彩龙凤纹大盘。

粉彩秋操杯

清 光绪 粉彩秋操杯

清 光绪 黄地粉彩云龙纹盖豆

清 光绪 红地描金团凤纹葫芦瓶
高22.9、口径2.4、底径7厘米。以珊瑚红釉为地,釉上以金彩描绘团凤、蝙蝠、缠枝番莲、宝相花等纹样,葫芦腰部以绿彩绘打结包袱,红、金、绿三彩相映成趣,典雅美观。底白釉蓝彩书“乾隆御制”楷书仿写款。

清 光绪 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纹盖碗。

清 光绪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

清 光绪 窑变釉贯耳杏元瓶

清 光绪 蓝地描金龙凤纹大瓶

清 大雅斋 粉彩花鸟纹长方花盆。

清 宣统 黄地绿彩龙凤纹菊瓣盘

清 宣统 黄地绿彩龙凤纹碗。

清 乾隆 蓝地青花花鸟纹瓶。

天球瓶。

清 乾隆 祭蓝釉天球瓶。

清 乾隆 乌金釉缸

清 乾隆 窑变釉石榴尊
高19.5厘米 口径10.9厘米 足径9.4厘米
石榴尊始见于明宣德时期。器形似石榴果实,通体由纵向凹曲线分为六瓣,口部外卷,短颈而鼓腹。釉色以红为主,间掺蓝白诸色,变幻奇异,艳丽璀璨。

清 乾隆 祭蓝釉梅瓶

清 乾隆 豆青釉葫芦瓶

清 青花粉彩花鸟纹扁瓶。

清 乾隆 仿哥窑贯耳杏元瓶

展览环境布置幽雅大方。

天花板装饰别致新奇。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