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典” |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0)

相关推荐

  • ​房屋已被法院查封其买卖合同效力问题

    案情 2019年底,陈某与揭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并约定了房屋交易价款.费用承担.房屋交付时间.产权过户.违约责任等事项.签订合同时,陈某就向揭某支付定金2万元,之后又给付揭某20 ...

  • 田世超 | 在《民法典》实施后,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就正式开始施行了.针对合同的效力,<民法典>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主要规定了合同有效的情形.合同无效的情形.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

  • 举案讲《民法典》之七:合同效力规则的适用(下篇)

    (二)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相对生效合同而言,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范以及违背公序良俗,被确认无效的合同. <民法典>第144条.第146条.第153条.第154 ...

  • 可撤销民事行为类型及后果

    民法领域一项重要原则是意思自治.民事主体意思能力欠缺,意思表示不真实,某些合法性欠缺都会导致该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可能被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撤销该行为.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非纯获益民事行为或者与 ...

  • 以案说“典” |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

    山东高法 昨天 以案说"典" 条文+案例+解读,让民法典从法律文本走向你我他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界定(我的生活我做主) 法言俗语 在日常 ...

  • 以案说“典” | 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

    今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一 意思表示的含义及形式(大声说出你的想法) 法言俗语 前面我们讲到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直接关系民事法律行为能否成立,意思表示的 ...

  • 法律知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概念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民事法律行为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但是如果民事法律行为本身违法或者在做出意思表示的 ...

  • 《民法典》解读148:单方欺诈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 ...

  • 《民法典》解读149: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 ...

  • 以案说“典” |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以案说"典" 条文+案例+解读,让民法典从法律文本走向你我他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期限届满或条件成立, ...

  • 法律知识: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管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好,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好,这两类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其实是确定的,但是有的时候,行为虽然成立了,但是效力有效还是无效,没有一开始就确定下来,我们叫做效力待定. (一)限制行为 ...

  • 最高院裁判观点:基于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不同判断提出数项诉讼请求的处理

    (2019)最高法民再152号 裁判要旨 同一诉讼程序中,原告分别基于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不同判断提出两个以上的诉讼请求,如果各项诉讼请求均符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均应立案受理. 八一农场向一审法院起诉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51条)|显示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