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残疾人:“志学舅”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回了趟娘家遛了遛老娃

    轮胎店的小哥打开我的车门,趴过来指导我调节显示器的时候,嗅了嗅鼻子问: 车上有香椿? 我说: 嗯,车上有香椿.我刚从娘家回来,带的香椿. 一个多小时的回程路上,我一直被浓烈的香椿味包围着. 香椿上市的 ...

  • 一线周刊||雪野:母爱无疆

    作 者 简 介 雪野,原名樊晖,文学硕士,行吟诗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九十年代初重新援笔耕耘,先后在全国主流报刊.网络及微网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评论逾500万字,荣获全国首届雁翼诗歌奖,世界华文 ...

  • 张吟霞丨怀念舅家婆

    舅家婆,是妈妈的妈妈,是外婆.我们家乡提及外婆时,会说舅家婆.那年我虚岁十八,像田地里一根青绿的草,舅家婆去世的悲哀像秋霜一样,让我蔫了好多.有时梦里找她,找不见,就哭醒了.三十多年过去了,她老人家的 ...

  • 【远方】山西《老院的香椿树》作者•常培亮 主播•曲萍

    作者:常培亮 主播:曲萍 编辑:小鹿 老院的香椿树 每到春天,当市场里飘起香椿芽的香味的时候,我一边咽着口水,一边不禁想起我家老院的香椿树. 我家的老院,有两棵香椿树,手挽手,肩并肩,高大挺拔,郁郁葱 ...

  • 乡土散文:借驴

    乡土散文:借驴 文:陈树红 到了年关,人忙,驴也忙.不是亲到鼻子尖的亲戚朋友,谁也不会把驴借出去,给人家推磨. 亲眼见到几回,刚过"腊八",当二舅扛着"驴夹板" ...

  • 道不尽 对外婆的怀念

    外婆,清明节快到了,无论天气怎样,我都会回乡下去祭拜您的. 您4 岁时就被父母送与外公家做童养媳,6 岁时被外祖父一根扁担挑着,一头箩筐里装着外公,另一头箩筐里装着您,从山东逃荒来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一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孩子,草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从树上”结“出来的......

    两头 风者,风物也.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孩子,草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从树上""结"出来的...... 文:赵鹏飞 在县城长大的女儿,几乎没有怎么回过老家.当然,也就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难忘70年代,那些沿街卖唱的盲艺人

    点击上方关注<苍岩风>! 风者,风物也!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沿街卖唱的老艺人  网络图片) [朝花夕拾] 那些沿街卖唱的盲艺人 文:赵鹏飞 记忆中,我家住的那条街巷叫"老母阁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翻”红薯:风吹童年 日子也咸......

    风吹童年,日子也咸........    故乡的鸟巢,永远的乡愁       "翻红薯"           文:赵鹏飞 网络图片 01 龙岸坡是一块分水宝地.我父母的坟茔就葬在了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童年的游戏 :滚铁环

    风吹童年,日子也甜...... 编者按: 马上就要"六一儿童节"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特推出一篇回忆儿时的文章:<滚铁环>,以飨读者. 难忘童年的游戏:滚铁环 文:赵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麦地中的母亲,披着金黄的袈裟

    风者,风物长宜放眼量也! [朝花夕拾]    麦地中的母亲,披着金黄的袈裟         文:赵鹏飞  1 总感觉麦穗离太阳最近.而麦穗的麦芒,是太阳之手的射出来的另外一种光芒. 五月里的麦田,一片 ...

  • 【朝花夕拾·西元村记事】童年的蛙事

    风者:风物长宜放眼量也! 童年的蛙事 文:赵鹏飞 1 坦率地讲: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从来没有听过大人们给我讲述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耳边倒是有一首歌谣至今记忆犹新: 一二三四五,今天水磨堵 瞎子去赶集, ...

  • 建党征文:希国栋的诗 /西铺红色基地研学有感/张志明 /刘学辉诗二首

    希国栋的诗 梦卧龙山 遵化市娘娘庄乡卧龙山,相传唐太宗东征时,见此山王气葱郁,恐害李氏天下,遂埋铁链以镇之,名之曰锁龙山,今此地已成旅游胜地,改名卧龙山. 晨登卧龙山,远见碧云开. 长风吹万壑,紫殿何 ...

  • 西游记事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 ...

  • 【书院】南阳志学书院:改建尼寺,弘传理学

    志学书院由明代南阳知府段坚所建,<明史·列传>中称他:"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 可见段坚创建志学书院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