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本无道,自然无法

 净心:道法自然,道本无道,故自然无法。

道本无是非,是非本无道,是非一体是本道之道;本道演化是非,是非亦是道之演化,故一切是非,皆是道化。

道者,自然也。知自然者,自契于道。

真正明白什么是自然的人,是道的成就。真正融于自然的人,则成就于道。

道,本无分别,即时现量,当下如是。因人见分别,而将道立于一端,实不知已失道矣。

失道,即失自然而落入使然之分别。使然之自然,因人见而得。若无人见,即是真自然。

自然者,无是非对错好坏之对立。然说无,已落一端而妄生分别,是人见。故知,说有说无,皆是人借分别虚幻之概念,假说自然之真实。

求自然者,不要妄想自然为何物,更无须辨怎样做才自然。需知,一切使然之分别,皆落对待,非此即彼;一切使然之为,皆落有为,入有成非。

自然,无求自得,欲求不得,这就是道。失道入人见,得道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有露皆失道也。

道,是不偏。若因人分别之见,落是落非,皆是偏是偏非。所谓中庸,是不偏。然不偏,亦是一偏,故道本无道,无道是道。言道失道,是以手指月,假言喻道,皆非道。

自然者,不妄为亦不妄动。何为妄?妄本不妄,因人见妄而成妄。若见妄以为妄,是真妄。若见妄不以为妄,是不妄。妄与不妄,皆非妄非不妄,是不妄。

若说妄,一切皆妄。所说不妄,一切皆不妄。何以故?妄为人见,见则有,不见则无。见时则妄,不见时则不妄。

求道求是非。

道,是天地之本。

道,为人立。无人,亦无道。道本在,故无道是道。然人求道,有求必落是非,故无求便是道。

道亦无得,若有所得,皆落是非,已失道。

道本在,无法不在。说不在,是人见是非,落有无之对待。故自然者,无所谓使然与自然,皆是道。说自然使然,已非道矣。

自然,是无所指。所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亦无所谓顺与不顺,自不自然,为与不为。皆是人立言假喻本来,何有真实义?

心者,道也,本自然也。心落所指,疑惑必无穷。是生非,非生是,是是非非无穷尽矣。心住是非,演绎道之无穷,穷尽苦难,亦在道中。为何苦难?因在道中。若失道,亦无苦难者也。

失道,是应俗而指。真道者,无所谓失与不失。人见分别,落入对待,是俗。不落对待,是道。

无求便是道。

道无不言,无所不言。

心,不应该被什么见解与理论所指导。若知心本自然,何需外而求道?本自为道。

​说指导,亦是对是非众生所说。众生无法自度自明,故必有所指。有指必成有执,是迷人迷糊迷人者也。

凡明人指心,皆指虚无之处,故无心。无心可说,何来指导?

有心者,是执心者。若知本无心,何来修心?!说有所修,皆是未见本性而自愚者也。

何为修?无修而修。无修者,为证,故言修证。故修证,为道行。

道本无是非,故可穷尽是非。道,若有是有非,何谈此是彼非,彼是此非?是非皆是人立,立而执,执而迷,迷不悟,故是非乱人心!

心,应主是非。若被是非所主,是心不自主。心若无主,何谈心之自由?自然亦不可得。

今,立论是非自然,皆不可以此为是,更无需反复求是。求来所是,皆落是非,则已失自然者也。

智者,明也。明则行,行则至,至则达,达则往,往复自如,如是也。

故如是者,是明心者也。

我是一念净心。

道本无道,自然亦无然。本来就有的,不会因人不见而没有,本来没有的,也不会因为人见而就有。心若无执,便是无知,无知是大智慧。若以有知为得,那是小聪明,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道,本无是非。

作者:净心,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心理学学者。资深读书人,自媒体人。破悟观念,明心见性,回归自在本来。用自己的一丝光亮,带给深陷泥潭中的朋友希望的火种。

(0)

相关推荐

  • 自然之道自然醒

    ​道家无戒,惟治邪淫.道讲:但凡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男女之欲人之本性,阴阳天地生化不穷!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向好,遏制邪淫!生命之贵,强健为本,在心理,生理上能统一对待性欲的客观性.追求自然而然的道! ...

  • 《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4施德体道顺因自然

    <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4施德体道顺因自然 题文诗: 昔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狡心. 知天下叛,禹乃坏城,平池散财,焚其甲兵, 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涂山合于, 诸侯万国 ...

  • 《天幕红尘》:做成一件事都需要术与道,无道无方向,无术无实施

    第一次在<天道>中听到了关于术与道的讨论. 之前根本没有这种思维,意识存在着可能更多的简单的认为.人如果需要做成一件事,只要复制别人基本的客观条件即可. 骨子里面还是更多的认为,别人能做的 ...

  • 庄子,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庄子,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 丹道|马自然金丹口诀,附金石诰,口诀明了易懂,绝非难杂之章

    马湘,字自然,唐代云游道士.有传说其师父同是云游道士,且为魏伯阳的徒弟.故而也有一说马自然只丹道为魏伯阳一脉.马湘素喜游历各地名山大川,并且到处题字留诗.现在的温州瑞安西岘山上还留有马自然的练丹台和有 ...

  • 渊回说南:南怀瑾死前状态,临终昏迷还是清醒?有道还是无道?

    渊回说南:南怀瑾死前状态,临终昏迷还是清醒?有道还是无道? 根据渊回目前掌握的资料来说,南怀瑾老师走得还是非常自由洒脱的. 南怀瑾老师基本是不去医院的,自己身体出现问题,总是自己去处理. 包括一些弟子 ...

  • 南怀瑾先生:传给子孙“治家之道”,后代自然“家有余庆”

    ◆ ◆ ◆  ◆ ◆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做人做事,乃至修身齐家,老子的本意,也是以道治,而不是绝对的无为. 西方亦颇有人研究道家文化,尤其是<老子> ...

  • 广龙堂冬至分享篇——(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现在都 每日一句: 如果说我懂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分享一 我特别的有福报,包括在坐的大家能来到这里都是有福报的,我有这样几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就是我来对了 ...

  • 丘成桐:数学,源于自然之道

    奇趣数学苑 2018-10-29 数学之为学,有其独特之处,它本身是寻求自然界真相的一门科学,但数学家也如文学家般天马行空,凭爱好而创作,故此数学可说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 数学家研究大自然所提 ...

  • 四川唐门道医:吴自然

    唐门是民间对维世门道学的俗称,唐门创始人为唐道宗,又称唐淑州,唐三复.叶自若拜唐门第四代传人为师,又因叶自若得道学完整教授,为唐门师尊印可,为维世门第五代传人.唐门以道家学说和易学为指导,重视性理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