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法创新,你认可吗?

秦汉至唐隋,是中国书法创新至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自盛唐有颜、柳、欧体后,后人临之,无出左右,再无巅峰。宋朝年间,曾出现瘦金体。但也只是昙花一现,终不能持久。

宋徽宗瘦金体

书法何以创新?个人认为沿袭成熟的盛唐书风,是难脱窠臼的。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皈依魏晋,另辟蹊径,或有可能。

颜真卿书法碑刻

柳公权书法拓片

欧阳询书帖

窃以为,现在的书法,无论楷、形、草等,更多都是走的“方”字之路。而秦汉时期,包括篆书、隶书,多为“圆”或“方圆”结合。

另外,盛唐以来,书法规矩较多,笔画、结字的方法、章法严苛;可否借鉴篆、隶书之圆润、饱满与趣味呢?

武威汉简示意

马王堆简帛体书法示意

以下为个人心得。以图为证:

隶书:无

楷书:无

楷+隶探索:无

隶书:是

楷书:是

楷+隶探索:是

隶书:景

楷书:景

楷+隶探索:景

创新与变化,不是翻天覆地,推倒重来。更多的只是万里长征中的很小一步。积少成多,以小变成就创新,希望终有一天能成就新的书法风格。

无论您认可与否,请在下方点评探讨。

并请不吝点赞支持,鼓励继续探索与展示。

(0)

相关推荐

  • 田英章隶书别具一格,楷法隶用,先声夺人,网友:大家风范

    资深的"田粉"们都知道,作为当今楷书界里的"杠把子"的田英章老师,不仅是一位软硬笔双修的大咖,而且在书法诸体上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日常,我们常见到的就是他的楷 ...

  • 卢定山行书大美古诗,书法创新的典范,自然流畅章法隽秀,真书法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行书的气势要求是承上启下,波澜起伏,神完气足,生意无穷.大凡一幅好的行书作品,在章法的处理上,一定是非常夺 ...

  • 书法创新是否也有正统性与非正统性之别?这...

    书法创新是否也有正统性与非正统性之别?这是个问题. 很多当代书法家打着创新的旗号,其实他们的创新是非正统性的创新,非正统性的创新不是创新,而是从根子上毁掉传统书法的审美. 怎样才是正统的创新,那就是在 ...

  • 文字守正与书法创新

    汉字书法是书写汉字的一门艺术,这决定了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实用性指记录汉语,具有交际方面的功能,艺术性是指在交际之外,还具有艺术审美方面的价值.因此,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一直是伴着汉字起舞的. ...

  • 高景林: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高景林: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闻是文化2019-11-28 19:17:45 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高景林 书法创新,是几年来书法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传统技法束缚着书法家们的创作自由,应当打破 ...

  • 当代著名书法创新大家傅平,新式行草书法欣赏,笔法丰富意境唯美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法的创新很多大家都谈到过,但是今日之书法还依然属于传承的范畴,还不能做到自成一派或是一体的至高境界.或许 ...

  • 王献之的书法“创新”何在?

    书法屋2019-04-10 19:55:22 王献之系"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在书法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王".然而,历代对王献之书法褒贬不一,那么王献之书法的创新 ...

  • 临帖,是书法创新的唯一捷径!

    ------江蘇書協------ 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于传统的依赖性很强.这主要是因为书法所赖以表现的对象是文字符号.文字的符号由六书而隶变,由隶变而楷则,基本上已经定型化,它给书家所留下 ...

  • 苏轼丨“书贵难”!书法创新难吗

    ▼ 加入书法交流圈打卡发日课 长按识别二维码,点击微信圈子进入 文/一者 随着信息化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成为记录信息的更高效的方式手段,日常书写几乎被替代,不客气的说有些人可能一两个月都不会 ...

  • 这是书法创新的唯一出路了!但不要玩大了,过了底线就丢掉了本体

    中国书法发展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书法本体由最早的记录信息的实用性发展为艺术:书写者的身份也发生变化,过去是文人,现在是书法家:书体不可能再有发明,书写形式的几乎没什么创新,变形成为书法创新的重要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