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养三伏”:过好这段时间,先养这4处!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养生角度来看,就是“冬养三九,夏养三伏”,关键时节懂养生才是王道。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湿气最重的时节,很多病都是三伏天落下的,如果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调理,就能养好身体,预防疾病!过好三伏天,先养这4处1、养气常喝冰冻饮料、吹空调等行为,容易伤阳气,尤其是夏季。一旦身体的“气不足”,会导致体力变差、免疫力下降。所以,夏季养生要注重养气。推荐膳食:黄芪粥功效:黄芪有补气升阳、益胃固表之功;适用于体虚,常伴有食欲不振、心慌气短者。在三伏期间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做法:1、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沥用。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沥出药汁。3、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温馨提示: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禁忌:黄芪粥是补虚的,实症者不宜。阴虚阳亢者、气滞者、有表邪者不宜。比如你今天受凉了,感受了风寒,那就是有表邪,那么这两天就不要喝黄芪粥。

2、养心在炎热的三伏天,出汗多,体内血流加快,心脏负荷较大,因此,夏季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我们应该养护心阳,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夏天养心要慢,不能劳累。如果搭配着吃一些红色食物,更能滋阴补血、温阳。推荐膳食:红枣枸杞糖水功效:起到滋阴补肾、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差者。做法:将红枣、枸杞用清水洗净浸软,鸡蛋煮熟后捞起剥壳备用;水烧开后,放入红枣、枸杞,大火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再放入鸡蛋、适量红糖煮15分钟即可。3、养脾胃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而四季养脾胃,可见保养脾胃的重要性。进入三伏天,气温升高,各种烧烤、啤酒、冷饮纷纷上了餐桌,有些人会出现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症状。推荐膳食:高粱粥功效:高粱有温中健脾、固肠胃、止吐泻的作用,对小孩消化不良、成人脾胃气虚有一定的补益效果。做法:将红豆、花生、红枣洗净浸泡10分钟,高粱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电饭锅,并倒入泡好的食材,加适量清水,按“煮粥”键,待差不多煮好时放冰糖调味即可。

4、养肝酷暑难耐,令人心情烦闷,加上体内的水分流失快,容易导致肝气不足,出现肝火旺,伤害肝脏的健康。推荐膳食:丹参黄豆汤功效:丹参味苦微温,能安神宁心,而黄豆能生津润燥,两者一起煲汤对补虚养肝、活血祛瘀有帮助;但孕妇不宜食用。做法:丹参洗净,黄豆用水浸泡1小时;将丹参、黄豆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三伏养生,有5招1、第一招,喝热茶喝热茶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研究证实,饮用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因此,夏天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夏季阳气浮散于外,人体内里虚寒,因此夏天应适当选择温热食物,喝热茶,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汗孔得以充分排汗,这样才能更好地散热。同理,洗热水澡、热水泡脚也可达到促进汗腺分泌、增强代谢、加快散热的作用。2、第二招,艾灸用艾灸的方法,选则阳穴灸之(先灸百会,再灸大椎),便达到以火泻热的效果。

点击查看大图在施灸的过程中,会适量或大量的出汗,这样闷热之气会随汗液得以宣泄,而且积蓄一冬的邪气也得以散发,灸完之后,再喝一些温热的薄荷叶水,顿时人就会感觉到清爽无比,闷热之气一扫而光。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痛症和有损容颜美丽的各种色斑问题,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艾灸不适合哪些人做?主要是处于特殊时期的妇女、皮肤有破损者、情绪激动的人群、极度衰竭的患者、部分有传染病的人群、过饥、过饱、醉酒或阴虚内热的人群。3、第三招,八段锦《黄帝内经》说“动能升阳”,但是夏天运动最好不要出大汗,因此练练八段锦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助于身体修复治疗顽疾。“八段锦”老少咸宜,术式简单,不受年龄、天气和地点的限制,非常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们,每次练习只需二十分钟。

八段锦 教学视频4、第四招,“趁热”调肩颈三伏前后,心经气血旺盛,和它相表里的小肠经也会跟着气血旺盛起来。小肠经走肩膀,以擅长调理颈肩外头著称,被称为“肩脉”。所以凡是颈椎有不适、肩周有问题的朋友就要抓住这个好时机来调理了。这时在肩颈贴三伏贴也是打通“肩脉”的一个好方法。敲打双手小鱼际穴:把手抬起来,手心向自己,然后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敲打。每天有空就可以敲打,尤其在下午1-3点气血流注于小肠经的时候,敲够200下,效果更明显。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的外侧后缘上绕到肩胛处,所以它能调理颈肩问题。

5、第五招,用好热水热敷肚脐:女性、老人及儿童,平时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在四十摄氏度左右),敷在肚子上,半小时后取下,每天坚持敷,辅助身体排汗散热,是治中暑,解暑的好方法。热水浴:如果用冷水洗澡,会使皮肤毛细血管变细,反而跟让人觉着热。而洗热水澡,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发热量,消除人体疲劳。或用热水泡脚,也可使全身毛孔张开,有利于散热。热水泡脚:在夏季,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促进排汗,增强汗腺功能,提高耐热力。建议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15~20分钟,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