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静澄》等三组文图 (1997年)

一百六十三

大约同样是为一种潜在心理使然,此《秋水静澄》一画,连画名带画中感觉,亦俱隐现日后“澄静水泛崇光”之审美心向。画取巴渝郊江一角,彼岸山势连绵,一坡长梯由远及近伸延至水,近水处有些简易房屋,恰如闲常江游时于僻乡野渡所见。此岸石堤沙洲,混杂古今两式泊船,兼点缀以正饮牛之畜力车,故尔似不乏现世之生活情趣。此皆休论了。唯此时一意欲要表达云物于天光笼罩下之微茫感,以与心中之美合拍,——观此画江山迷茫且复清朗之概,吾心“小宇宙”之外化,与造物本身,似小称契合矣。

一百六十四

当日落户之地,有条不大不小的山溪,其每段皆有个名字。年年回城返乡,来来去去,把些土名都记熟了,而且之后回想起来,竟如忆及故人般亲切。譬如“桐口河”这名儿,便依依然长萦在此心间。记得当时每年阳历三月初头,在家过完年,背着个小背篼回生产队,见这河畔春烟淡荡,水鸟翻飞,野麦复苏,桐花岑寂,咳,心中那份莫名的感慨哟!……此《三月桐口河》即忆写所见情景,唯无己身在内,或正为所谓“无我”之作罢。笔墨清丽简练而所示物象颇丰且与深心印记暗合,此向来为吾自喜。

 

一百六十五

也不记得是由哪儿来此印象了,印象本身却深,因以一日临案,即得此《山中断桥》一画。画中幽山云壑,岩树清疏。溪涧惹眼处置一颓残石桥,侧畔却另有“跳蹬”。越溪则崖坎悬瀑,一径入山。山腰既有人居,当不称荒落。唔,每对此画,俱默然有思,今复如此。——彼究竟与人何种启示呢?

…………………………………………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是本人着力甚盛的一个系列图文长帖,至今编写上了一千多篇,已发布者亦八百几十篇了。其在网络各大论坛连载以来,颇受大众关注与支持。此前,其点击率最高的一个帖子已显示为——

新浪 艺术长廊

该帖被浏览460,329 

附注:咱这已达四十几万次点击率的大帖,在近期的网络论坛“整顿”中,看来真已经“死掉”了……原本每次按照所留链接去查看或续帖,都可以看见那点击率很明显地上升着。而现今总之却再也找不到它,连全社区搜索,也都没有。象这种已上了几十万次点击率的帖子“死掉”,在我的“网络发帖史”中,此前已很有过几次,其后有些又重新出现。但象此次这样,看来基本已是“无力回天”之事。当然,这毕竟有点儿遗憾。但想想万事万物皆有这发生发展与灭亡的过程,也就只有含笑点头而已。况且,成绩本身明摆在那儿,信息的反馈也已然心知,这就足够啦……

另附各论坛网友对这帖子的评论如下——

达者已达自然和谐之天趣,已致意境两混之妙境!实属难得啊!

达者的意境已超与物外,画镜深邃老辣!画理词赋渊博!特推荐为国画评论斑竹!

    ——中国美术论坛  技法研究版主 浪子丹青

先生之画,大巧若拙,苍凉大气,甚得风骨!以我这外行之眼观之,还似乎融汇了传统与现代,兼备了东方和西洋,因为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凡高来!——说句更无厘头的话:还让我想起卡夫卡,虽然他和绘画毫无关系!!

    ——北大中文论坛  旧体诗词原创  瘦指拈花

大师画画得很好,每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国画,很有乡间的气息,实在是妙趣横生,让人百看不厌。

    ——北大中文论坛  旧体诗词原创  赤膊小老鼠

好画,不为丹青所累,能超脱出古画之束缚,增之以现代元素,呵呵,有意境,有意思.

对童先生的<云暗>,<春耕>,<梦><雨横风狂三月暮>< 风雨木龙山.><绝岩山寺>之作推崇至极,尤以云暗为最喜.

    ——北大中文论坛  旧体诗词原创 cooby_

真气弥漫!

画好,小文更妙!

小记清新有味!和画作相得益彰!

笔墨酣畅!大赏!敬酒!

先生得石壶笔墨,而题款回味隽永,画龙点睛,盖学养深厚也。佩服!

    ——中华诗词论坛 诗书画印 青牛

文为画添彩,画为文增光。真乃高人!

    ——中华诗词论坛 诗书画印 一舟

叫好,勇敢的探索者。 

——中华诗词论坛 诗书画印 大迟

文章恣肆汪洋,挟之雷电,只能掩目窥之一二,受教。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燕山千尺涧

幅幅好作,最后数幅更精,大家矣!完全可入全国美展。

    ——中华诗词论坛 诗书画印 无尘剑客

观先生的画生活气息浓郁,思想内涵深刻,画风随意中见精神,有宾虹老笔法,可敬!!!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临风照影

构图方面已经有一定造诣。看似平常,却应非凡之势。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匆忙出世

有见情怀,笔墨则见张大千泼墨泼彩,黄宾虹等的痕迹,关键是能够将技法与情怀融为一体,此甚难得。好好好。

——中华诗词论坛 诗书画印 六闲居

先生真正大才,…特别对先生的成才之路尤为敬服!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

    —— 北大中文论坛 旧体诗词原创一叶枫秋

目不暇接了,达者在此“自吹自擂”,似有自我娱乐之意。越如此,卑人觉得有点太暴残(殄)天物了!卑人倒有一问:不知先生之画及画品列位何极?卑人觉可用“横空出世”,学贯中西,集'诗,书,画,文及史,哲等’于一身,足以开宗立派成一代艺界宗师了!诚可贺实可贺矣。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找一撇

面对着这些简远淡定的画,除了惊叹笔墨和画面的激动外,更多的发现童兄满怀感动的乡情和人文关怀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雪戈

真真正正把我带入了你的世界!

我不懂什么大师不大师,因为我不懂画,大师的作品不定能让普通人认可。但能让一个局外人(普通人)都为之震撼心灵的,那一定是……,不能用言语形容。让大师见鬼去吧,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画才是好画。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李杏哲

楼主以一成名之士,能以一画一文相润,示我辈楷模,拜服有加。

且画淡文机,正身以告何为画意何为画趣,实属当世之才。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匪色

非常不错。现在国画鲜有你这样功底的。大胆心细,必成大家。

江南达者看似画画有年,水墨变化运用如意,画风由极繁步入极简,用笔由浑厚凝重趋向拙朴清丽,似力求突破自己,达到自己理想中的一个高度。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金石书画 今年的……

江南达人童山雷先生是本版的重量级人物,集诗、书、画(可能也包括印)于一身,其作品虚幻中见真情,夸张中见真功,水墨国画自成一家,令人敬佩。

——中华诗词论坛 论坛纵议员 香山遗风

另附俗生朋辈某兄近日所评:

手法老道,墨色沧桑, 意境古远。

(0)

相关推荐

  • 廉政诗词一组

    正文 忆毛主席建国初反腐 (一) 领袖怀民心有忡,国经战乱甚贫穷. 历朝难避周期律,铁腕推翻享乐风. (二) 功高不是穷奢本,挥泪签文灭蛀虫. 子善青山身试法,枪声回荡卫清风. 教师辞宴书 人生时刻守 ...

  • 《改革与开放》:书画写精神.金石铸筋骨

    书画写精神 金石铸筋骨 侯 勇 有清一代,乾嘉之后,金石考据之学勃然而兴.帖学之外,碑学日盛.以金石篆刻气息而熔铸于书画者,渐成气候,开时代新风.至于晚清.民国间,书画篆刻兼修者:赵之谦.吴昌硕.齐白 ...

  • 黄宾虹论书画用笔

    世界国族的生命最长者,莫过于中华.这在后进国家自然是不可及,即与中国同时立国者,亦多衰颓灭亡,不如中华之繁衍与永久.这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所遗教训与德泽,都极其朴厚,而其表现的事实,即为艺术. 中国艺术本 ...

  • 【图文】庙堂气、书卷气、金石气,陆恢山水画欣赏

    陆恢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字廉夫,所以人们都喜欢称他为陆廉夫.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原本打算谋取功名,步入仕途.不过,当他参加科举应试时,有人举报他的父亲曾经参加太平军,断送了他的进取之路.此后,陆恢寄情于 ...

  • 庙堂气、书卷气、金石气,陆恢山水画欣赏

    陆恢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字廉夫,所以人们都喜欢称他为陆廉夫.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原本打算谋取功名,步入仕途.不过,当他参加科举应试时,有人举报他的父亲曾经参加太平军,断送了他的进取之路.此后,陆恢寄情于 ...

  • 《莲塘老屋》等三组文图(1997年)

    一百五十七 此画题诗自当有其寓意.曰:今夜露新白,老屋秋未深.沙藕初结子,尝鲜待我寻.画截山湾一隅,置茅橼于古榕石塘畔,塘内秋莲疏落,因以名之<莲塘老屋>.本身无奇,然却又另发异想,于新月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

  • 有关当时油画风景写生的三组文图(1976)

    22.溪路 当地的特征之一,是但凡道路,不管大路小路或新修的公路,都多沿溪行.平常日子,这路上鲜有人走,而一到赶场那天(三五天或者一周一场不等,视一时政策所定),则不说是熙熙攘攘,至少也是三二成串的人 ...

  • 《山寺秋暝》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四 一日于夕暝间见山林寺院浴于残阳余辉,当时感之于心,随即抛之脑后.孰料许久之后,面对素纸,这印象却杳杳地泛上心来,于是唬唬一阵地皴擦点染,移时间乃有此<山寺秋暝>一画.画已不拘任 ...

  • 《陈哥儿》等三组文图(1976)

    23.陈哥儿 这儿所说的"陈哥儿",追溯起来,就应该是<无聊>一画中的那位主人家了.当然,毕竟不能将其姓名原封不动地示之于世,所以这里就干脆来它个"存姓隐名& ...

  • 《灶台》等三组文图(1976)

    28.灶台 这区乡学校,毕竟始终都与乡村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每学期都有一次为期在十天半月左右的农忙假,一到这时候,全校师生除少部分去本校农场外,其余都将分散到附近的各社队去参加支农劳动.我第一次参 ...

  • 《羡他僧家常得闲》等三组文图(199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选载第130.131.132.篇 一百三十 一日悠转于涂山寺后侧,偶见石坎路间,有农夫挑水上坡,将灌园,其举头遥望悠恬禅院,似有叹焉.见此心中顿感其内蕴,于 ...

  • 《春溪》等三组文图(1976)

    画中游"附记" 选载·中期第31.32.33.篇 31.春溪 这又到了新的一年,自己也回家过完寒假,再度回归既往的生活状态.早春时分,每逢周日,独自一人还是又提着油画箱儿,悠转在那 ...

  • 《寻常蜀山亦雄险》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三十三 当日于一至为蹩足之软沓纸上厾扫出这小画时,此坦言之,确是一点也未放在心上.孰料自将其录入电脑,倒还越看它,越觉得有些味儿.画写幽溪一段,色墨于简略间见其朴厚斑斓,随施浓淡而颇具空间景象.近 ...

  • 远岁山乡风情•《火塘》等三组文图(1976)

    34.火塘 有时,这多半都是下雨天吧,就在屋里整理着一些速写稿,也将其改作成小幅的油画.比如这幅题作<火塘>的画,就是这样得来.当然这也没多大个主题了,不过是记录生活而已.但毕竟这真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