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齐鞍之战:失去的尊严我一定要拿回来

(0)

相关推荐

  • 汪氏宗族:汪氏的人文祖宗

    春秋时鲁国成公黑肱在位,有大夫宣伯及诸臣辅佐鲁成公治理天下. 当时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业开始发动战争.鲁国与齐.楚.晋等发生过多次边境之战.鲁成公二年,齐国派大军攻打魯国,齐军大将卯率兵打到鲁国隆城,鲁国 ...

  • 中原多国混战,楚国失势,晋国霸业再起 | 春秋史话连载13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的形势已经形成并长期持续着.东方诸侯国基本上属于晋国的阵营,鲁国对晋国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与经常受 ...

  • 恶搞他国使者,只为博母亲一笑,却引发了四国大战

    公元前589年,齐国与晋.鲁.卫三国联军在鞌(读安)地(今济南西)交战,史称鞌之战,齐国战败. 鞌之战的起因是在鲁国,鲁宣公在位时,鲁国一直是依附齐国.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国内的反齐派当权,便 ...

  • 鲁国在内乱中曾经短暂崛起,他们却偷偷埋下了灭亡的雷

    文:琴剑霜月 公元前659年的齐鲁大地,盛夏的暑热刚刚褪去,寒秋便随着漫卷的乌云,悄然侵袭了原野乡间.马车驰骋在通往鲁国都城的大道上,车上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眉头紧锁,不时还会被从角落里吹出的幽风激得 ...

  • 平阴的“前世”(2)

    文 | 展恩华 齐国人是很有远见的,为了防止楚国北上攻齐,把一项水利工程拦水坝,在加宽加高后,改造成了一项军事工程,并使之成为齐长城的发端.结果是,齐楚没有开战,齐晋没少进行厮杀. 欲知事情的原委,还 ...

  • 《龙文鞭影》卷四 十 蒸 存鲁端木 救赵信陵

    <龙文鞭影>卷四  十 蒸 存鲁端木 救赵信陵 存鲁端木 救赵信陵 [拼音]:Cún Lǔ Duān mù  JiùZhào Xìn líng [人物故事]: 春秋时,齐国军队攻打鲁国.端 ...

  • 因嘲笑引发的一场外交噩梦,强大的齐国被打得割地赔款

    公元前592年,晋国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先后抵达齐国,四名使者与齐国进行了外交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名使者虽然都是地位较高的贵族,但他们却都有身体上的缺陷.郤克有一条断腿, ...

  • 中国史上战争(17)晋齐平阴之战

    晋悼公霸业,是以团结中原诸侯对抗荆楚之北侵为中心.西部牢控嵩山高地以临郑许之平原:中部强宋国防卫以屏藩曹卫:东部则扼守彭城以保障邾鲁.一面并由此东联吴国以威胁楚之东疆,造成中原北部及东部绝好之战略形势 ...

  • 轻狂挑衅的玩笑开不得——晋齐鞌之战始末(下)

    接上文,晋国在周定王十六年(前591年)趁着老对手楚国国君楚庄王去世.楚国国内发生贵族内讧的契机,联合卫国发动了对之前一直蠢蠢欲动.想要挑战晋国霸主权威的齐国的"示威性"进攻.在晋 ...

  • 中国史上战争(14)齐晋鞍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齐伐鲁,攻鲁北鄙的龙邑.齐顷公嬖人卢蒲为龙人所擒杀,齐侯亲鼓以励士,攻三日克之.遂转兵至巢丘(今山东聊城县东北),西向侵卫.卫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等率师御之:四月 ...

  • 推十书 | 刘咸炘:《齐宣王问孟子曰齐桓晋文之事一章说话》

    齐宣王问孟子曰齐桓晋文之事一章说话 甲子十二月衍古书 据<梦粱录>.<武林旧事>,说宋朝说平话的有说经谈经一种,是演说佛经,如今失传了.明末木皮子做的四书弹词还有几篇流传,确是 ...

  • 春秋时期其实只有两位霸主,那就是齐桓晋文,其他都是霸权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我国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期,那个时期诸侯国相互进攻,给老百姓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但也同时诞生了很多名士和学说,百家争鸣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也给我们留下了丰 ...

  • 《龙文鞭影》卷二 八齐 重耳霸晋 小白兴齐

    <龙文鞭影>卷二   八齐 重耳霸晋  小白兴齐 重耳霸晋  小白兴齐 chóng ěr bà jìn  xiǎo bái xīng qí [注释] (1)重耳:春秋时代晋文公,姓姬,名重 ...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孟子及弟子 [先秦]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 ...

  • 儒家第一先知,春秋时就已预见到了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与秦并天下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7) 主笔:闲乐生 春秋中晚期,在北方霸主晋国的扶植下,南方吴国崛起了,为了展示吴国的文化风貌,公元前544年,吴国贤臣季札来到中原,出使各国,与当时各国的贤人智者展开了 ...

  •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中国史学的通鉴精神

    通常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就是说,历史的书写权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是非曲直,褒贬毁誉都由胜利者决定.然而观察中国史上林林总总的史书,就会觉得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必须注意到的是,历史上充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