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怀疑过“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特派员,他们后来怎样了|红一方面军
相关推荐
-
奔赴井冈山
井冈山,属于南岭的北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东起永新的拿山,西至湖南酃县的水口,北起江西宁冈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黄坳,方圆275公里.论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米.距茨坪12. ...
-
有的指挥员对再次撤离龙岩不太理解,比如,...
有的指挥员对再次撤离龙岩不太理解,比如,年轻的粟裕就直接问毛主席:"毛委员,这怎么又跑了啊?龙岩这么好的地方,好不容易打下来,就这么放弃了?" 毛主席拍了拍粟裕的肩膀,笑着说道:& ...
-
《瑞金风云录》第一回 下井冈五战失利 进瑞金一战奠基
瑞金风云录 (一) 朱家柏 刘 良 专家云: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 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在以瑞金为 ...
-
08年朱德后人从北京来到耒阳,只为寻伍若兰后人:没有她就没朱德
引言 对于伍若兰,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提到: "她在农民中真是无人不知,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 除了农民组织者的身份,伍若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6)
本篇要目: ********************************** 176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 1927年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 ...
-
井冈山会师,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
1928年底,井冈山会师会师后,红四军战斗序列.主要领导人: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 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陈毅. 1,第十师,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下辖两个团:28团.29团. ...
-
缅怀伟人(15) 圳下遭遇大凶险
圳下遇险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从小行洲出发,风雪下井冈,向赣南出击,目的是打破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但红军主力下山,前有堵截 ...
-
从“湖雷会议”到“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油画).图自网络 □吴中兴 1929年5月28日红四军攻占永定城后回师湖雷,永定和整个闽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革命局势相对稳定,这有利于红四军的休整.由于从井冈山下来后,红军一直打仗奔波,没有 ...
-
她18岁嫁朱德副官,成婚5月失散,26年后相见:希望你长命百岁
1954年6月,曾担任第一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处长.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银行副行长.中央办公厅行政处长等职的衡阳耒阳老红军伍云甫回乡探亲,意外见到了当年跟自己一同参加湘南暴动的女同志伍道清. 虽 ...
-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名义向中央写报告,即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此文是毛泽东在20世纪 ...
-
伍若兰
人物简介 伍若兰(1903-1929)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革命烈士.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女,1903年3月出生于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 ...
-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11月下旬,起义部队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已将原来的5个大队合编为3个纵队.其中,第二纵队由黄公略带领,在平浏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第三纵队是红五军的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
-
【百年风云】八一军旗舞大风——朱德布田整军前后
1928年7月25日,热浪袭人.湘南大道,烟尘滚滚.一支红军部队从郴州往资兴方向疾行.队伍前面,三匹战马仰天长啸. 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立于马上,赤铜般的脸上目光如剑.他率部队从井冈山长途奔袭, ...
-
【灵璧游记】那一年,这些灵璧人登上了井冈山
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文/同龄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过<八角楼的灯光>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就知道"朱毛"会师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 ...
-
【纪实随笔】焦根思‖井冈情思
作作 ozzzuow 者 简 介 焦根思 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下乡知青.1974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磴口县文化局,乌拉特前旗公安局,乌拉特前旗旗委办.政府办,旗民政局.统计局.苏独仑乡.旗委组 ...
-
红四军的创建与发展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追根溯源,探寻人民军队定型的过程,就必须 ...
-
1929年陈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后,为何又重新请毛泽东复职?
1929年9月,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