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是怎样杀死“作者”的?
相关推荐
-
【文学概论】叙述动作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 (一)真实的作者和隐含的作者 真实的作者当然就是创作作品的作者本人,故事固然是由创作者创作的,但实际生活中的作者并没有进入作品.当作者进入作品中的叙述活动时,便进入了一种 ...
-
理论选读 | 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
半个月丨更新丨两个月丨再更 lady of letters, 点击蓝字关注 我知道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不愿意直接看理论原文,愿意看讲解.分析理论的文字.但其实有时候原文比解析的文字更简单也更有趣.以下经 ...
-
肖伟胜丨罗兰 • 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其身体转向
刊于<文艺争鸣>2019年第10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引言 罗兰·巴尔特<S/Z>对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进行了解构式阅读和批评,它是在&quo ...
-
古诗鉴赏要在多元解读中寻觅真相
诗歌批评:在多元解读中寻觅真相 --黄理兵<唐诗的真相>读后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 谭邦和 摘 要 黄理兵的唐诗解读新著及其书名,促使我们思考诗歌批评的一个理论问题和现实困境:诗歌作品 ...
-
罗兰•巴特|书写阅读
阅读一本书时,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是由于不感兴趣,而是相反,出于思想的涌现.激情的勃发.浮想的联翩而在阅读中频频停顿呢?一句话,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抬头冥想中阅读? 我正在书写的,正是这种阅读 ...
-
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三六):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解读技能四:文本解读要尊重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
陈先云 语文教师备课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解读文本.这涉及到如何尊重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选择.组织与重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一项基础性 ...
-
写抄本时代,作者和传抄者出于各种原因对文本作了有意或无意的修改,使文本产生了种种歧异,如河流般变动不居。
汉魏六朝诗文文本的流动与变异来源:<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2021-04-21 13:39作者:陈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容提要:在写抄本时代,作者和传抄者出于各种原因对文本作 ...
-
分享 | 电影文本的主体意识:影片的大叙述者亦或画面隐含作者
摘 要 电影文本内在的,独立的主体意识属于文本主体意识的一种,它使受众接触文本时真切的体验到一种现在时的,在场的交流感.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的作者已经暗含了受众总是可以透过文本指向一个主体意识,但隐含 ...
-
原创|大佬们如何“玩转科研”(7)——2019趣味医学研究配诗看:太阳能杀死癌细胞?||作者:文微忍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文章阅读也可在微信读书上检索此文 大佬们如何"玩转科研"(7) --2019趣味医学研究配诗看:太阳能杀死癌细胞 ...
-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写作,是借助笔墨和自己心灵对话;上课,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交际,是自己和同学以及其他人的直接对话。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对话,让
那些惊艳了5000年的古风诗词,美得让人窒息! 读懂人生智慧,从这里开启--引爆企业利润,从关注开始:改变思维模式,从阅读开始:提升个人价值,从分享开始更多精彩互动请添加微信号:zhfx088
-
为学作记——从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视角看宋代地方官学碑记的作者与主题
基础设施 陈松 / 巴克内尔大学东亚研究系 ------------------------------------ 摘要:地方官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设立乃是有宋一代的标志性成就.在地方官学兴建.重修 ...
-
石问之:《红楼梦》第64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吗——《红楼梦》第64回文本瑕疵及成因分析
庚辰本和己卯本<石头记>都缺少第64回和67回,且这两回文字都存在部分与前后文不够合榫的现象,因此,<红楼梦>第64回和第67回是否出自曹雪芹本人之手,一直是红学研究中颇具争议 ...
-
梅节:从文本探索《金瓶梅》的作者
<金瓶梅>作者问题,七嘴八舌,至今无解.学林智叟虽一再提点"吃蛋就好",但研究<金瓶梅>的人"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总想把作者找出来. ...
-
《天道》原著作者作品的几点感悟,读过不信你没有收获!
<天幕红尘> 1: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与感情帮人,一定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否则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即使你有再大的能力,别人也未必信.就比如全部人把希望落在了叶子农身上,他也是在考虑一晚上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