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何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其有哪些特色和缺点

(0)

相关推荐

  • 洪天王的科举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代,经唐.宋.明几代的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运作得相当的成熟与完善.科举制开科取士最初的目的是更广泛地求取人才,可这一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天下"寒士"提供了一条走 ...

  • 李自成与洪秀全谁的危害更大?其中的真相你很难想象

    李自成和洪秀全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们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但从现代性的角度看,他们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那么,这两个人对中国有何影响?哪 ...

  • 古代“高考”的那些事儿

    历史探秘大全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又到高考季,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代"高考"的那些事儿. 古代科举保密的那些事 在我国,早期的人才选拔主要采取的是举荐制,由于举荐制被世家大族把持 ...

  • 洪秀全的书法曝出,看完就明白了,他4次科举为何都会落榜

    科技制度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制度,他为国家招收了许多人才. 一场科举考试常常会令许多人牵肠挂肚,因为这是许多人能否做官,获取重要的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古代的名人都是因为一场科举考试才踏入官场. 例如 ...

  • 他才是洪秀全钦点的状元 天京沦陷后乔装出逃 活到七十多岁

    [太平天国系列242,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洪秀全一生中数次不曾及第,他恨透了孔孟之道,然而,科举制度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当太平天国稍稍有一点站稳脚跟的时候,洪秀全就想着要以&q ...

  • 洪秀全临死前有多疯狂?

    在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起义,都是被史册所记载,人们也被这些起义的精神所感动,可是有这么一个起义,一直以来都不被人看好,它就是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这也算是农民起义,但是因为其性质的特殊性,一直以 ...

  •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状元,晚年却被贼王强迫,结局让人甚是心疼

    文/元气少女QMQ 中国科举制度从开创到被废除,前后经历了一千两百多年,其间大约产生了六百多名状元.而在中国古代,读书考试.当官入仕这些事情是被视作男子权利,所以这六百多名状元中,基本上也都是男子. ...

  • 紫雨轩书话:宋代与清代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

    2021年5月6日 [书事](1)下午3:09-4:26分,我在县新华书店续读<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所读为第六章<两度故乡行>(P111-P134页),本章 ...

  • 你想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是什么吗?清代最后一届科考试题

    古代科举考试一共考三场,每一场考三天.无论乡试.会试都是这样,可以说比现在的高考更烧脑,有的考生考完就晕倒了:但一旦考上就咸鱼翻身了,朝廷直接分配工作,而不像现在的高考考上才能读.下面是清朝最后一界科 ...

  • 明朝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看完殿试全过程,不由感慨伙食真好

    综述 殿试作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担任殿试主考官,其结果决定了考生排名. 通过殿试者直接由皇帝赐进士出身,选拔的是明代政治核心圈高级官僚群体的后备人才.因此,殿试在明代的取士链条中,具有极其 ...

  • 才学八斗的诗仙李白为什么不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关于诗仙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 曾祖父 ,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 上世纪9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考古 ...

  • 容易搞错的科举考试误区,唐代与明清的进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实现"飞黄腾达",我们 ...

  •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 ...

  • 古人科举考试中了探花 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

    2021年04月26日 14:11:48 来源:武品文史 1人参与1评论 引读:所谓的状元,就是能在殿试上获得第一名的人.因此状元之名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头衔.获得后就意味着自己和家族可以一飞 ...

  •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 科举考试趣事多,制度虽严,但考官不看姓名也能知道考卷是谁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把做官当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当官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跃升,还能拿到优厚的俸禄和其他各色收入,过上锦衣玉食的体面生活,所以对中国古代读书人来说,天下第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