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签·132期】迁安人物:任峻山

【语录】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家庭氛围是和谐的、温暖的。

◎迁安人物/任峻山

◎学生作文/卓阳

◎诗人作品/王小彬

◎专栏作家/刘克俭

◎迁安人物

◎学生作品

 

一根棒棒糖

迁安/卓阳(6年级)

10天前,我第一次离开爸妈,参加了为期5天的夏令营。

晚上,我对妈妈说:“妈,我有点害怕。”

“不用怕,里面都是你这样的小朋友。”

妈妈说的不错,乘上大巴车的时候,果然见到了很多小朋友。和妈妈再见的时候,竟然看到我的同桌也在和妈妈再见。

有了这么多的小朋友,有了熟悉的同桌,我的心情顿时愉快起来。

爬山、玩水、做小火车,闹腾了几天,回家的前一天晚上,突然想家了。想妈妈,想爸爸。想和同桌说几句话,找遍了整个宿舍,也没有看到同桌的影子。

出宿舍去寻找,发现同桌躲在角落里哭鼻子。

“咋了?”我问。

“想家了。”

“别哭了,明天就回家了。”

我这样一说,同桌哭得更厉害了。

我拉出他的手,把一根棒棒糖塞了过去。

同桌接过棒棒糖,看看我,笑了。

◎诗人作品

作者介绍:王小彬 ,中共党员,迁安人,1980年6月,高级会计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迁安诗词协会会员 经济论文多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期刊,其中一篇选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全书》并获优秀理论成果奖。爱好文学,喜写散文和格律诗词,作品发表于《燕山》《文学百花苑》《诗词》《诗》《简书诗文精选》《唐山文学》等网络期刊,60多首诗词入选《当代诗坛精品汇选》并获十佳诗人第二名。

七月放歌

一—庆祝建党九十九周年

王小彬

七月放歌

骄阳如火

那是南湖的红船

多少先贤志士上下求索

推翻封建制度

赶走帝国列强

打倒官僚资本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七月放歌

几经砺磨

从南昌起义 秋收暴动到血战湘江

从井冈风云 北上长征到伏志陕北

八年抗战 四年覆蒋

才换来天安门楼上一声

响彻云霄的呐喊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七月如歌

几代拼搏

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解放思想

从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到科学发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从三大改造到建成四化

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北斗

从美丽乡村精准扶贫

到共建和谐全民小康

只有共产党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共和国

七月放歌

初心不忘 使命铭刻

为民族谋复兴

为人民谋幸福

疫情来时

一面面党旗守护着街道和村落

一个个党员冲在最前永不退缩

他们践行着面对党旗

曾经许下的誓言与承诺

七月放歌

世界迎来新的机遇与变革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星星之火

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试看锤镰赤帜遍山河

引领全球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专栏作家

刘克俭,男,1950年生人。河北迁安大崔庄镇西密坞村人。首钢退休工人。《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迁安报》《湖南写作》《老兵网站》《中国乡村杂志》《金秋》《唐山老年》《首都文学》等报刊的业余作者。《新书签》“历史记忆”专栏作家。迁安市和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迁安故事〗 月又圆了

刘克俭

我七岁那年,牡丹江大旱,民不聊生,父母去赶集卖山货,我在家等了两天,也没有盼来给我买'好吃’的父母。后来听村里的大爷说,父母被'劫集’的日本鬼子手榴弹炸死了。剩下我一人流浪街头,靠讨饭或捡烂菜叶子吃渡日。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家了,晚上不是住庙就是住碾房。

几天后,晚上我们四五个乞丐,都不约而同的住在碾房,早晨起来我们各奔西东。讨饭的乞丐不愿意'搭帮’,谁也不让我跟着他们走,都说;“好不容易讨来一点饭,还得分给你一半。别跟着我走。”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瞎奶奶’问了几个人,都没有人愿意带着她搭帮讨饭。老奶奶说;“孩子,咱们娘俩搭帮,你拿着'马杆’牵着我,在前边带路,(注;马杆即两米长的小竹竿,在没有人牵引时,小马杆是瞎子行走时的专用探路工具),我给你看狗,我还会'算命’,也会唱几句“奉天落子”,(奉天落子即现在的沈阳评剧)。挣来饭咱们娘俩吃。”于是,老奶奶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互相照应,讨到饭她一口我一口。太少了,我就让她吃。

老奶奶说;“你必须叫我'瞎奶奶’,说我瞎,有人可怜,所以我就不尊敬地、习惯地叫她瞎奶奶了。

后来,瞎奶奶问我的'生辰八字’要给我'算命’。我只知道七岁属猪,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和时辰,瞎奶奶说我命大,后来福。同时瞎奶奶我们娘俩'属性’相合,能搭帮,不犯冲。

每到一家大门口,她教我说;“大爷大奶,大叔大娘,发发慈悲吧,瞎奶奶我们两顿没有闻到饭了,您看我们娘俩多可怜啊!给我们一点吃吧!哪怕一口饭也行啊!吃了饭,瞎奶奶给你们算命,择吉看日子,唱'奉天落子’感谢你们。”

瞎奶奶我们娘俩就盼望哪家有'红白大事’,给饭多,一个大门就能填饱肚子。遇娶媳妇和生小孩的,瞎奶奶给唱《薛平贵大登殿》;遇到死人的时,瞎奶奶就唱白玉霜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井台会》等,尽管唱的不专业,围观群众还给拍巴掌。有时还能“赏”几个铜钱。

最受围观群众欢迎的段子是,瞎奶奶自编自演的---白玉霜大悲调《瞎奶奶讨饭》一段,至今还烙在我的心中。

于是高主任情不自禁地小声唱起来:

(白)没妈的孙女-走-啊!

“数九隆冬雪儿花飘,

四丫牵着瞎奶奶把饭讨,

冰天雪地,一步一滑倒,

'八卦棉衣’随着(那)北风飘。

大爷大奶呀,您快行行好,

我们两天饭菜没尝,把冰雪嚼。

您舍我一口饭,

就能挽救命一条。

日本鬼子的飞机和大炮,

还有那汉奸走狗的枪和刀,

虎豹豺狼天天杀同胞。

国宝民财直往'东洋’跑,

民不聊生受煎熬。

讨伐、讨饭啥时了?

碉堡、炮楼啥时烧?

日本鬼子何时倒?”

四丫的亲妈 啥时候找到?

白;苦丫头姓王,我姓赵,我们娘俩不是一家人哪!

高主任小声、沙哑、动情的学唱,感动得张福林这个铁汉子流下了热泪。高主任擦了擦热泪又说:“瞎奶奶的付出,为我们娘俩换顿饭吃。那个时候,各地的碾房和庙都是我们乞丐的家。后来瞎奶奶嗓子哑唱不好了。为了讨一口饭吃,就我唱。有时一连唱了好几段,人家才赏碗饭啊!(待续)

摆地摊·链接

★ 出售:《王氏小镇的故事》★

【链接】迁安人物

李  国  张书琴 张卫华  王树久  霍志国

徐春瑞 刘  普   魏翠侠    王亚新   宋向阳

李晓松  尚玉琴  唐桂义

(0)

相关推荐

  • 姥娘的爱

    姥娘是今天才知道我母亲被弟弟接回去的消息的.表弟媳妇搀扶着她,拄着拐杖,气喘吁吁. "姥娘!"我喊了她.她泪眼汪汪地望着我,"我才知道,才知道,都不告诉我!"我 ...

  • 【新书签·133期】迁安人物:蔡之山

    [语录]立言,表里如一:立行,步调一致:立志,报效祖国:立德,荫蔽后人:立人,堂堂正正. ◎迁安人物/蔡之山 ◎学生作文/卓  阳 ◎散文天地/杨  莉 ◎专栏作家/刘克俭 ◎迁安人物 蔡之山,笔名大 ...

  • 【新书签·120期】迁安人物:张书琴

    [语录]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迁安人物/张书琴 ◎学生作品/昕卉 ◎古韵新词/张花艳 ◎诗人作品/雅墨瀚香 ◎历史记忆/七月 ◎迁安人物 张书琴,笔名,碧青.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 ...

  • 【新书签·121期】迁安人物:张卫华

    [语录]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迁安人物/张卫华 ◎学生作品/昕卉 ◎古韵新词/张花艳 ◎诗人作品/雅墨瀚香 ◎散文天地/高依 ◎历史记忆/七月 ◎迁安人物 ◎学生作文 独  ...

  • 【新书签·123期】迁安人物:霍志国

    [语录]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歌德 ◎迁安人物/霍志国 ◎学生作文/昕卉 ◎古韵新词/蔡之山 ◎诗人作品/张瀛月 ◎散文天地/王爱民 ◎历史记忆/七月 ◎迁安 ...

  • 【新书签·124期】迁安人物:徐春瑞

    [语录]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古罗马 ◎迁安人物/徐春瑞 ◎学生作文/田一淇 ◎古韵新词/蔡之山 ◎诗人作品/张瀛月 ◎散文天地/杨   莉 ◎迁安人物 徐春瑞,1947年出生于迁安市岚山高庄村 ...

  • 【新书签·125期】迁安人物:刘普

    [语录]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张洁 ◎迁安人物/刘普 ◎学生作文/李昂 ◎古韵新词/蔡之山 ◎诗人作品/刘普 ◎诗人作品/康翠文 ◎ ...

  • 【新书签·126期】迁安人物:魏翠侠

    [语录].将自己变小,才能使孩子不断长大--与孩子交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感受孩子的成长. ◎迁安人物/魏翠侠 ◎学生作文/卓阳 ◎古韵新词/蔡之山 ◎水城诗人/刘普 ◎诗人作品/张瀛月 ◎历史 ...

  • 【新书签·127期】迁安人物:王亚新

    [语录]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 ◎迁安人物/王亚新 ◎学生作文/卓阳/王俊洁 ◎古韵新词/蔡之山 ◎水城诗人/ ...

  • 【新书签·128期】迁安人物:宋向阳

    [语录]家庭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长可以指引孩子的教育,也可以是孩子纠正家长的教育,还可以是"和平探讨"出"真理"的共同进步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