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昶:王佐之才,裸衣被俘,朱元璋待他如国士,他却苦苦忍了6年
相关推荐
-
刘伯温:张良之才,魏征之心,辅佐朱元璋15年,最终酿成3大悲剧
原创2021-05-08 09:57·博史通今 引子:公元1365年六月,朱元璋派猛将朱亮祖南下,并且命浙东守将胡深协助朱亮祖共同攻打陈友定. 胡深是浙江龙泉人,早年投奔朱元璋,他镇守浙东5年,多次帮 ...
-
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架空丞相胡惟庸的?
刘伯温之死有没有引起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怀疑呢? 当时朱元璋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即便对胡惟庸有所怀疑,除了胡惟庸,朱元璋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丞相人选,而且此时朱元璋可能已经有了另外的筹谋--废除丞相 ...
-
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善长却未向朱元璋检举揭发胡惟庸谋逆
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善长却未向朱元璋检举揭发胡惟庸谋逆
-
傅瓛考略
傅瓛(音huan环,1312?-1376?),湖北松滋下九都人.古下九都者,今街河市也. 瓛天资聪颖,笃学博览,文韬武略,才智过人,少有大志,跟随者众.组织团勇,伺机称雄. 元末,吏治腐败,横征暴敛, ...
-
穿着破旧衣服上朝,被朱元璋赞为清官的张昶,刘伯温:此人留不得
张昶仕明,累官中书省参知政事,有才辨,明习故事,裁决如流,甚见信任.自以故元臣,心尝恋恋.会太祖纵降人北还,昶附私书访其子存亡.杨宪得书稿以闻,下吏按问.昶大书牍背日:"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
-
朱元璋到底有多清醒?张昶劝他重刑法、及时行乐,他却起了疑心
明太祖朱元璋可能是我国古代最勤劳的皇帝之一,"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明太祖实录>). 根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朱元璋平均每天批阅奏札二百 ...
-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设立百官,设置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 )八月二十六,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被群臣劝进为吴王. 朱元璋模仿元朝的官制,设立百官,设置中书省,废置带 ...
-
刘伯温提醒朱元璋除掉奸细张昶?其实朱元璋发现得比他更早
在中国古代每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一般都是百废待兴急需用人的时候,为了缓解人才压力,开国皇帝们往往会放宽选拔人才的标准,启用一些在品行上有污点的人,而对于那些优秀的人才更是望眼欲穿. 朱元璋与功臣塑像 ...
-
明朝首富不看好朱元璋,反支持张士诚,被朱元璋秋后算账
14年之前,也就是2003年的时候,曾经有过一部电视剧非常红:<聚宝盆>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卫健主演的<聚宝盆>,剧中他是明朝时期最大的富商沈万三 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 ...
-
刘伯温为何坚持要杀清官张昶?张昶得意时泄露的话,道出其中杀机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实行下,朝廷官员根据官级拿着俸禄,再加上有些官员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私密收入,其实在朝官员大多都是身家不菲的.可在明朝建立之前,却有一位身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却还舍不得扔掉.皇帝下发命令后第 ...
-
靠的是才气与正气,在张士诚部、朱元璋朝堂都游刃有余的元朝诗人
有朋友问:"退食佩珊珊"是什么意思? "退食佩珊珊"出自<北门夜泊>,是元末明初陈基作品: 一棹琴川路,频年此往还. 海风寒挟雨,戍火夜连山. 泽国 ...
-
消灭张士诚后,朱元璋决定北伐元朝,制定北伐战略,发布讨伐檄文
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后,朱元璋控制了汉水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当时全国人口最密集.物产最富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了朱元璋,当时南方的割据势力有: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两广的何真.四川的明昇 ...
-
决定全力攻打张士诚后,朱元璋为何下令先攻取他占据的淮东地区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十月,朱元璋以张士诚屡犯边境为理由,派徐达统率水陆大军渡过长江,直奔张士诚占据的淮东地区进发.自此,朱元璋开始集中兵力攻打张士诚,直到张士诚的势力被彻底消灭. 当时张士 ...
-
张无忌的原型,朱元璋的金字招牌小明王,是如何失去利用价值的?
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张无忌被朱元璋算计,自愿放弃明教教主之位,选择与元朝郡主赵敏浪迹天涯,朱元璋就是这样摘了桃子,成了明朝皇帝. 小说里的故事虽然不能全信,但在元末明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