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七)

(0)

相关推荐

  • 李煜《渔父》:一生所求,唯自由而已

    李煜的<渔父>词概括说来:一生所求,唯自由而已. 解读李煜的<渔父>词,可以从古典诗词的意象"渔父"所具备的意义入手. "渔父"之&qu ...

  • 古诗词日历 | 苏轼《渔父·渔父醒》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渔父酒醒时,已是春江正午.梦醒后只见落下的花朵和飘飞的柳絮.酒醒之后仍还喝醉,喝醉之后又会再醒.淡然一笑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注释 午:正午,晌午. 梦断:梦 ...

  • 《渔父四首》宋·苏轼

    渔父四首  宋·苏轼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 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七)

    最近在翻<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书中刊印了一幅明代仇英的绘画,名字叫做<人物故事图册·竹院品古>,画面雕琢俊秀,古幽非凡.竹院内外,用绘有山水画的屏风隔开.院外有一童仆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二)

    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中,借主人公的嘴说到: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二)

    相传秦始皇有七匹名马: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翩.铜爵.晨凫,让人浮想联翩,很有画面感,中国文化的烂熟就体现在这些地方,说一个动物说的那么细腻具体,说的那么自在讲究,而马从生理上细分下去,就有:母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三)

    书架上总有些被遗忘的书,我随手抽了一本名字陌生的,清朝人写的,叫做<安士全书>,我把他比作一本讲因果的故事书,好比<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四)

    我在故宫见过马远零星的几幅水图卷,好似有黄河逆流等,名字记不清楚了,可卷中的飘渺水气记忆犹新,恍若实境,让人很容易想到"马一角"的意象,何为"马一角"?就是说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五)

    在1672年,明末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闵明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概述>中提到:"中国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秀的,欧洲到处都是问题.就连便溺,也有优劣.中国人的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六)

    敏感一点,在艺术史上就会有很多自发式问题.比如,那么有自我意识的梵高为何那么地崇拜米勒?米勒着实画的很好,可无论风格还是内容我觉得还不够梵高临摹重复他那么多的作品.梵高在其短暂的艺术生命过程中当着重创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八)

    过去读鲁迅,印象最深的还是<药>,什么明线暗线,华老栓与夏瑜意指华夏愚昧,华老栓为了治孩子的病,带馒头去行刑砍头之地蘸鲜活的人血: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九)

    抗日名将张灵甫跟于右任学过书法,在当时已然是书法高手,他学老师的五言对联"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遒劲乖巧,热血古意,书法犹如虫在叶中,艺术状态如风浪编织起伏,于武将而言心态这般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