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及治法
相关推荐
-
再论脾与消渴病
[关键词] 消渴病:,,,上消:,,,中消:,,,下消:,,,脾:,,,传输功能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及相关材料,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表现.疗效为依据,认为消渴病(糖尿病)虽以肺 ...
-
杨甲三论糖尿病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因其在临床尚不可治愈,属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虽可服药控制,但需终身用药.随着病程的延长,还易伴发其他脏器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老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水肿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和护理
黄帝内经中水肿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和护理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分享:973次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水肿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和护理 [原文]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 ...
-
滋养肝肾 行气活血——消渴病消瘅期伴肾病虚损期治法
□ 吕仁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患者张某某,1991年7月10日初诊.时年50岁,有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6年,高脂血症.脂肪肝数年,已用胰岛素及降压药物,血糖.血压控制 ...
-
攻邪治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张从正,字子和,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用攻邪而著称,认为病由邪生,良医疗疾,当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主张以汗吐下三法先攻其邪气,邪气去而正气自复.张德英,河北中医学院教授,认为膏粱厚味而致脾土壅实,脾实酿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原文] 凡病伤寒而成温(1)者,先夏至日(2)者为病温(3),后夏至日者为病暑(4).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5). [注释] (1)温:在此指温热病而言. ...
-
《黄帝内经》指出:咽喉、胸膈、胃脘的病症,可以使用这种治法
很多人会说涌吐不是会伤及脾胃吗?因为涌吐的药物作用都很迅猛,容易伤及胃气,所以在使用这类的药剂时需要注意这3点:
-
咽喉、胸膈、胃脘病症,《黄帝内经》:用这种治法,但需注意3点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里面记载着很多的治病原则,其中有着这样一句话"其高者,因而越之",意思就是说疾病的病变部位在上部,比如 ...
-
学习《黄帝内经》,了解中医治法中五行规律的技巧
人体的五脏之气遵循四时五行相克相辅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中医救治疾病的法则,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医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 五行与五脏之气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盛克的变化,从这 ...
-
《黄帝内经》全解消渴病…
·<内经>对消渴病证发生机理的认识,主要见之于相关篇论,一是消渴病的发生,与其特定体质有关:二是因为饮食不节. ·<内经>不仅有针刺治疗消渴病证的方法,而且在其全书列举治病13 ...
-
静脉曲张治法
桥北花卉苗木 地瓜 白矾 配方及用法:鲜地瓜.白矾适量.将鲜地瓜捣烂如泥,白矾研面,两者混匀.用温水洗净患处,视患处大小,用纱布包些泥敷于患处.每天换1次. 疗效:5~10天痊愈. 来源:<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