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替否谏睿宗建观(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六)
相关推荐
-
永乐皇帝朱棣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通过靖难之役上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死后由其子仁宗朱高炽上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朱厚熜改"太宗"为"成祖" ...
-
韦凑谏睿宗谥故太子(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二)
景云元年七月,唐睿宗登基之后恢复已故太子李重俊的爵位和名号,同时还为敬晖.桓彦范.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成王李千里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平反昭雪,恢复他们生前所担任的职务和爵位. 随后,唐睿宗颁下 ...
-
王琚谏李隆基(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一)
当初,河内人王琚参预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谋划.事发后他亡命出逃,在江都以代他人抄书为生.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长安,被任命为诸暨县主簿.上任前,王琚到东宫去拜谢太子李隆基.王琚走上殿廷之 ...
-
蒋俨谏田游岩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六)
唐高宗征召隐士田游岩担任太子洗马,在东宫负责对太子规劝教诲.然而,田游岩却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任用.右卫副率蒋俨为此写信责备田游岩道:"您凭借隐士巢父.许由那样高的节操,傲视唐尧.虞舜那样的圣 ...
-
张九龄谏废太子(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之八)
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刘才人等都受到宠爱.其中赵丽妃为玄宗生下了太子李瑛.皇甫德仪生下了鄂王李瑶,刘才人生下了光王李琚.玄宗即位后,爱上武惠妃,赵丽妃等旧人都受到了冷落.后来武惠妃 ...
-
太子非长,不当立(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一)
太平公主为人沉敏而富有权谋,武则天认为这个孩子很像自己,因而在众多的子女中对她格外偏爱,经常让她参与军国大事.在武则天时代,太平公主因为惧怕武则天的威严,不敢招势揽权.后来,张柬之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 ...
-
循吏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三)
有个叫闾兴贵的宦官向长安令李朝隐请托,李朝隐将他逮捕入狱.唐睿宗听说这件事之后特意召见了李朝隐,睿宗对他说:"您作为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做到这样,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卿为赤县令,能如此 ...
-
姚元之等计出诸王(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四)
太平公主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人结成朋党,要加害太子李隆基.她指使她的女婿唐晙极力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不肯前往.唐睿宗也听到一些风声,他秘密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 ...
-
一废一立斜封官(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五)
姚元之.宋璟及御史大夫毕构向唐睿宗建议:"先朝所任命的斜封官应当全部予以废黜.(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唐睿宗一开始同意了,于是在景云元年八月癸巳下诏免去了数千名斜封官的职务. 后 ...
-
司马道士轶事(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七)
有一次,唐睿宗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请教关于阴阳术数的学问.司马承祯回答道:"所谓'道',本来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我又怎么肯耗费心力去研究阴阳术数的学问呢!(道者,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