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名家朱怀元先生演练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老六路

【名师简介】汪永泉(1904-1987),号“在山”,原北京协和医院职工,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汪永泉七岁开始跟随其父向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学习拳艺,1917年,杨健侯指定汪公由杨澄甫指导学习,他真实地继承了杨家太极真功的精华。

汪父汪崇禄(溥伦贝子府总管家)是杨健侯的弟子,并经常负责代学代教贝勒爷。汪永泉七岁开始跟随其父向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学习拳艺,因体格魁梧、聪明好学,备受杨家父子青睐,并常为少侯展示拳艺当陪练,从中悟道。1917年,杨健侯指定汪公由杨澄甫指导学习,直至杨澄甫1928年南下为止。在杨家门里有机会向杨健侯父子三人学过太极拳的人或许没有第二人,他真实地继承了杨家太极真功的精华。

汪公练习拳架特点是:舒适、开展、美观、大方;推手发劲乃继承了杨少侯之衣钵,充分发挥出“动中求静,以静制动”的原理,特别体现出了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原始内涵,使弹簧力一类的独特功夫达到神奇的境界。

汪公于1926年开始,先后在今是中学、协会医院等处教拳, 从学者众多。朱怀元、张孝达等由此跟随汪公终生。1957年在众多学生中有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高占魁、张孝达成为汪公的第一批入室弟子。1977年汪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重新教拳,院内有许多中老年人一起参加了这项业余活动。1980年,孙德明、齐一、王平凡、孙耕夫、丁冠之、彭诚等成为第二批入室弟子。比较用功的还有魏树人,青年卢志明也颇受汪公器重。87年因病去逝。

朱怀元先生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

朱怀元先生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声望﹐羽毛球也堪称一流﹐曾在协和医院与印度尼西亚国手交锋﹐对方很是佩服。

朱怀元先生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师学习如意通背拳﹐颇有心得。1934年在协和医院有幸跟随汪永泉宗师学习杨式太极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门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怀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脉传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诸多汪脉弟子中功夫最佳﹐学生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人。他一生从不张扬﹐默默练拳﹐潜心钻研﹐精心授徒﹐为继承汪传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脉传播延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他的门生中﹐有许多功夫出众者﹐并各具特色﹐如李和生﹐石明﹐石长河﹐胡立群﹐李延玺﹐魏显忠﹐张铭心﹐必将还会有许多出类拔萃之人﹐历史会证明。

学拳推荐  

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课程介绍

丹田功是传统武术尤其内家拳的核心训练功法。在过去一直都是秘而不传的,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传承。一些拳谱中也有“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的说法。所以导致了很多武术爱好者虽然听说过丹田但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或者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甚至曲解了丹田。本课程讲解的丹田功源自山西戴家心意拳,丹田功的练法是科学完整且朴实无华的,而拳法和器械皆是由丹田功衍生出来的。本课程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步步的把丹田功的基础练习方法教给大家。

课程列表

一、浅释内家拳丹田功之秘

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点:

1、什么是丹田功?丹田是哪里?

2、为什么要练丹田功?丹田功的作用和独特之处

3、如何入手去练习丹田功?丹田功的练习步骤介绍

二、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

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正确的身法是练出丹田的前提。本节课程详细讲解练习丹田功的几个身法要领,并通过动作讲解来配合身法练习。

三、丹田贯气法——丹田功的核心机密,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

丹田贯气法是丹田功的核心内容,不会贯气法则丹田无法真正的聚气,丹田气不充足则丹田功有名无实。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过去老拳师对此秘而不传。所以至今很多练习者都只停留在腰、胯、脊椎等基础身法运动阶段,甚至有的人对丹田气闻所未闻。本节课程按古传之法详细讲解丹田贯气。

四、丹田运转法——如何发动丹田气,内家拳产生的根源

丹田气足之后,如果不会发动丹田气,则丹田也是“死”丹田,所以必须会运转之法。这也是内家拳法产生的根源,内家拳是由内而外练习的拳法,内家拳是先由内后有外,根据丹田运转的侧重方向不同和拳理差异而形成不同拳法。本节课程以心意拳基础为例讲解如何以气催动丹田运转。

五、养丹田——如何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丹田养就长命宝

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中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那我们平时该如何养丹田呢?本节课程会教大家如何利用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

六、检验丹田功正确与否的十个身体特征

丹田功练的正确与否有没有标准?怎么自己检验练的对还是错?本节课程总结了十个身体特征,供大家参考研究。

七、丹田功练习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丹田功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训练计划方面的建议。

(0)

相关推荐

  • 传统杨氏太极拳练习体验

    万病宾解密科技 关注 今天07:16 大图模式 在学会和掌握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以及松柔缠丝太极拳和杨班侯老架太极拳基础内功丹田贯气法的基础上,可按照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传统太极系列拳架的练习. 以 ...

  • 太极拳功法之一,“功行沉坠”,使你的功夫更深厚

    阶梯高,抬抬脚.酒冷了,慢慢温.凡事有个过程,不是谁比谁聪明,而是看谁有耐心.浮躁是大忌,摔牌骂骰子,心里气急,这就丢范了.多动脑子,少动情绪.练太极拳,安心静意,动态从容.都说气势惊人,静气深厚者, ...

  • 《三三拳谱》之谜

    也说<三三拳谱>之谜转载自朱逸达的博文 (2012-06-10 00:11:33) 也说<三三拳谱>之谜 <三三拳谱>为何物,除了文史学家唐豪先生的惊鸿一瞥之后,再 ...

  • 太极拳名家田秉渊先生演练田兆麟传杨式太极拳秘传八段锦

    [名家简介]田兆麟(字绍先)(1891-1960),生于北京,兄妹四人,排行第二,幼年丧父,长兄走失,田兆麟便成家中唯一之男丁.在田兆麟十三岁那年,进杨府与老先生二位公子杨少侯.杨澄甫同宿共餐.老先生 ...

  • 杨式太极拳名师孙德明谈汪永泉传杨家太极拳真要

    孙德明,1924年生人,天津宝坻人.为汪永泉嫡传入室弟子.7岁跟商宝善学习杨少侯传授的杨氏小架.1953年进京工作,和马洪藻学过形意拳.1966年投在崔毅士门下,学习杨式太极拳大架及推手功夫.1978 ...

  • 杨澄甫高徒闫月川和汪永泉传杨式太极拳“中”的武学问题

    本篇"中"的学问由高占魁老师传授解读,"中"是一个人能守住平衡,在推手实践过程中能不能守住阵地的关键.如何领会"中"的用法?有哪些内涵?,我 ...

  • 【和美视频】朱怀元大师谈太极拳原理

    本 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当年号称"搭手人翻三丈六"的一代大师.太极隐世奇人朱怀元先生的老六路视频片段. 朱怀元先生从学于汪 ...

  • 朱怀元演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略探

    杨氏太极拳传人当中名义上的第五代,有的其实是第四代.我们在此按名义上的说法.那么第五代传人当中打"老六路"的几位名家有朱怀元.孙德明.李雅轩(应该还有别人,我在这里就不做广泛全面的 ...

  • 朱怀元先生讲述“练习太极拳须知”,值得每一个练太极拳的人谨记。

    练习太极拳须知 朱怀元先生 太极拳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关于养生术内功太极功的一种.太极功包括坐功.行功,太极拳就是行功,即在运动中培养内功. 太极拳行功在不同台阶(七个台阶) ,根据行功者的年龄.身体情 ...

  • 【问道太极】汪永泉脉明师朱怀元谈“如何打...

    [问道太极]汪永泉脉明师朱怀元谈"如何打好太极拳" 朱老师说:"练太极拳要周身舒畅,万法归一." 陈耀庭老师说,"怎么舒服怎么打,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 ...

  • 赵堡太极拳名家-刘瑞老师套路演练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万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此拳发源于道门圣地武当山,是由武当丹士张三丰祖师所传,后在河南温县赵堡镇秘传至近代,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才逐步得到推广,故在传承上还保留了传统太极拳拳法的精髓,道家 ...

  • 太极拳名家和学俭先生演练的和氏太极拳

    [简介]和式太极拳创始人为和兆元(1810-1890).他自幼习武,将"易经"."中庸"和"理学"溶入太极,在原赵堡"腾挪架&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