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明较量过后的残局——哲学漫谈之四十六

(0)

相关推荐

  • 九年级历史重要材料解析(第六期)

    11.(10 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 ...

  • 资本主义文明迅速没落的必然性——哲学漫谈之四十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挟主流文明之威,通过冷战托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后,便因没有了对手而没了章法,终因在本阶级内部找不到文明进步方向而自乱阵脚,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全心全意地开拓全球市场了,可惜资本主 ...

  • 近代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融合史——哲学漫谈之四十二

        能深入解读圣人不仁,就能比较容易明白,近代中华文明曾经的没落不是绝对没落,只是相对于西方后发文明异军突起的相对没落,因为我们这个文明中的文化部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在的,落后的真正原因只在我 ...

  • 看中华文明怎样通过比较优势终结哲学史——哲学漫谈之五十六

        通过哲学常识化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竞争本质上是文明基因完整度的较量,因为一切政治.经济现象均是文明史意义上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现象.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借助哲学的抽象思维,通过透 ...

  • 哲学视角下的近代人类史——哲学漫谈之四十四

        前文说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整体改造是个必然趋势,这样的狂言浪语式预言有什么理论和现实依据呢? 细品之下,我们会发现,近代世界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全球化发展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普遍提升 ...

  • 常识化解读逻辑学——哲学漫谈之四十九

        政治无道德很不好理解吗?当然不,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僵化思维模式到辩证思维模式下,其实很容易.所以,僵化与辩证体现着一个人逻辑思维的不同深度,代表一个人的哲学素养高度.一定意义上说逻辑就是哲 ...

  • 正确认识政治无道德——哲学漫谈之四十八

        我认为,哲学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行到圣人不仁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意味着对一切必然发生的所谓坏事不再做无谓的感性伤怀,是为随遇而安.如此说来,只要我们都实现哲学化了,大家的历史伤痛感就可以不再那么 ...

  • 可以这样概括哲学史吗?——哲学漫谈之四十

        前面我已经论述许多哲学史终结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意义,就是希望建立起"哲学普及化就是帮助每个人在自己的思想中终结哲学史"这样的哲学学习新共识,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每个人都尽快轻易 ...

  • 哲学白丁的自学经验——哲学漫谈之三十六

        我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要用哲学帮助自己解决现实的痛苦,这与哲学最初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一致的,可其他许多人却是带着与学习其他学科一样的功利来学哲学,我觉得这当然会导致他们南辕北辙式错误,因为哲学的方 ...

  • 从佛学的艰深看逻辑的先在性——哲学漫谈之十六

        哲学即道,并先在于人而存在,这在唯心哲学里也是讲得通的,只要把哲学与道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再抽象,进而理解成哲学所谓的本体,或者干脆直接定义成唯心者遍寻不着的上帝,即可解唯心理论之惑.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