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通大野 随笔写乾坤——浅见《容斋随笔》
相关推荐
-
容斋随笔作者洪迈,欲自比苏轼,老吏一句话令其羞愧难当
前言 1976年,病重在身的老人向工作人员提出要看一部书,其实这部书他已经看了无数遍:<容斋随笔>. 据说这部书跟随他三十多年,从延安带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带进北京城.这部书的作者就是今天要 ...
-
《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曾出使金国,被金军囚禁在营中,断水断粮三日,最后难忍饥渴向金人下跪哀求粮水.洪迈返回南宋后,闭口不提在北方遭受的屈辱,反而骄矜自夸,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主战派大臣看 ...
-
九州根据什么排的“座次”?
<容斋随笔>️里的智慧 天耀华夏,文明早启. 四千年前,大禹在治水中划分九州,开启大夏王朝,虽为神话,却有史实蛛丝可寻. <容斋随笔>第一卷,作者洪迈写了到< ...
-
两句熟语和《容斋随笔》
两句熟语和<容斋随笔> 毛主席说过的两句话,已成为现代汉语语境中的两句熟语. 一句是卑贱者最聪明,另一句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两句熟语的精神来自马克思与列宁,也来源于华夏传统文化. ...
-
《容斋随笔》
简介: 洪迈撰<容斋随笔>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o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向来为治国者所珍爱.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 ...
-
容斋是谁?《容斋随笔》是本怎样的书?
作者:祝棠愉 容斋是南宋大学者洪迈的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洪迈生活的时代正是那个强敌压境.山河破碎的南宋.洪迈出生在一个诗礼传家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洪皓.两个哥哥洪 ...
-
【宋】洪迈《姓源韵谱》:《元和姓纂》诞妄最多
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亡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尤为可笑.姑以洪氏一项考之,云:"五代时有洪昌.洪杲, ...
-
才子随笔写下上联:两个荷包蛋,但下联却被人称赞
才子:指才德兼备.富有文采的人.中国从古至今诞生去许许多多的才子,而有些才子的作风也影响到了很多人,有些才子的才华也为我们中国文化形成了一波助力. 那什么样子的才子才是最为高明的呢?简单来说能够力挽狂 ...
-
855年前的夏天,他随笔写下一首诗,字字含趣,抚慰人心!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人们常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但追逐了一辈子远方的海子 ...
-
大义写乾坤-卢禹舜画展
卢禹舜是当代中国颇具代表性的重要画家,他以"八荒通神"."精神家园"等系列画作蜚声画坛.近年来,他深入井冈山.延安.韶山等革命圣地采风,沐浴伟人情怀,感悟时代新 ...
-
容斋拾遗 | 徙木示信 —— 商鞅效法吴起的立信之术
公孙鞅(商鞅)入秦之后,博取了秦孝公的赏识,于是着手更变秦法.变法事大,若不能在民间立信,新法就无法获得如期的威仪.公孙鞅取信的方式,是将三丈之木立于市中,若有人能将此木由南门搬至北门,即赏五十金.重 ...
-
「愙斋书法」赵孟頫写宋词,就这么任性
「愙斋书法」赵孟頫写宋词,就这么任性
-
容斋五笔·卷第十(十二则)
哀公问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q ...
-
容斋五笔·卷第九(十二则)
畏人索报书 士大夫得交朋书问,有懒傲不肯即答者.记白乐天<老慵>一绝句曰:"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慵自爱闭门居.近来渐喜知闻断,免恼嵇康索报书."案嵇康<与山涛绝交书 ...
-
容斋五笔·卷第七(十四则)
盛衰不可常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子于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