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是谁?《容斋随笔》是本怎样的书?
相关推荐
-
让宋高宗和秦桧跪在一起,能不能尊重一下岳飞的感受?
要让宋高宗给岳飞下跪,要先问问岳飞同意不同意. 靖康之变对当时的北宋臣子来说,就是世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里的说法,不是靖康之变,而是实实在在的靖康之耻. 为什么是靖康之耻呢?对岳飞这样心怀忠义的武将来 ...
-
秦桧向金人求和,大臣上书:请斩此贼,否则我投湖自尽
秦桧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奸臣,无论如何洗白,都改变不了这个铁的事实.但是,在封建社会之中,奸臣要比忠臣混得开,原因也很简单,忠臣既要对得起皇帝,又要对得起百姓,还要受到条条框框的伦理约束,自然不能够像 ...
-
南宋名臣写文章大骂秦桧,遭到报复清算也在所不惜,他的文章吓坏了金人,他写了什么
秦桧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奸臣,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权臣. 我们都知道秦桧害死岳飞,对金国卑躬屈膝,却不知道,他同时还是一位把持超纲的权臣,后期甚至有取代宋高宗自立称帝的趋势,皇帝每次见他竟然要在靴子里藏匕首. ...
-
在很多国人心中,他一直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被皇帝处死?
岳飞 在现如今,对于岳飞的死亡,国人仍然是为之遗憾.可惜.而与此同时,许多人都在猜想宋高宗为什么这么傻,自废武功.在各种电视剧与小说之中,秦桧一直都是害死岳飞的主谋,说秦桧蛊惑宋高宗害死了岳飞.这种说 ...
-
《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曾出使金国,被金军囚禁在营中,断水断粮三日,最后难忍饥渴向金人下跪哀求粮水.洪迈返回南宋后,闭口不提在北方遭受的屈辱,反而骄矜自夸,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主战派大臣看 ...
-
容斋通大野 随笔写乾坤——浅见《容斋随笔》
今之随笔,虽然不拘长短,却需要有足够的见识.学问.才情: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念妙笔写来,或阐主张抒情感,或笞时弊斥奸佞,或犀利讽刺,或温婉嘱告.正因如此,随笔成为众人喜爱的一种文体,无论报 ...
-
容斋拾遗 | 徙木示信 —— 商鞅效法吴起的立信之术
公孙鞅(商鞅)入秦之后,博取了秦孝公的赏识,于是着手更变秦法.变法事大,若不能在民间立信,新法就无法获得如期的威仪.公孙鞅取信的方式,是将三丈之木立于市中,若有人能将此木由南门搬至北门,即赏五十金.重 ...
-
容斋五笔·卷第十(十二则)
哀公问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q ...
-
容斋五笔·卷第九(十二则)
畏人索报书 士大夫得交朋书问,有懒傲不肯即答者.记白乐天<老慵>一绝句曰:"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慵自爱闭门居.近来渐喜知闻断,免恼嵇康索报书."案嵇康<与山涛绝交书 ...
-
容斋五笔·卷第七(十四则)
盛衰不可常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子于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 ...
-
容斋五笔·卷第六(十二则)
> 容斋随笔 > 容斋五笔·卷第六(十二则) 鄱阳七谈 鄱阳素无图经地志,元祐六年,余干进士都颉,始作<七谈>一篇,叙土风人物,云:"张仁有篇,徐濯有说,顾雍有论,王 ...
-
容斋五笔·卷第五(十五则)
> 容斋随笔 > 容斋五笔·卷第五(十五则) 庾公之斯 <孟子>:"逢(páng)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 ...
-
容斋五笔·卷第四(九则)
作诗旨意 <诗>三百篇中,其誉妇人者至多.如叙宗姻之贵者,若"平王之孙,齐侯之子","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齐侯之子,卫 ...
-
容斋五笔·卷第三(十五则)
人生五计 朱新仲舍人常云:"人生天地间,寿夭不齐,姑以七十为率:十岁为童儿,父母膝下,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以须成立,其名曰生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