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第四篇 形篇(下)

(0)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名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摘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解释: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

  • 《孙子兵法》作者:陈曦【1】

    自古知兵非好战,从来攻伐重谋略!从这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学著作中,学人生智慧. 编辑推荐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现存最古老也最重要的兵学著作非<孙子兵法>莫属.在传统兵学领域,< ...

  • 孙子兵法 第四篇 形篇(上)

    本篇主旨在于探讨军队的实力建设.军队的实力构成,既包括武器装备.粮草供应等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也包括思想谋略.法规军纪.组织编制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两者汇总在一起而彰显出来的,便是众寡.强弱等军队外 ...

  •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一:先要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敌人可被我军战胜的时机. 二:想不被敌人战胜,应该注重防守,想战胜敌人,应该采取进攻. 三: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才同敌人交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 ...

  • 《孙子兵法》• 形篇

    ◎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李筌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 ◎杜牧曰:因形见情.无形者情密,有形者情疏:密则胜,疏则败也. ◎王皙曰:形者,定形也,谓两敌强 ...

  • 《孙子兵法<形篇>》:不败论

    今天我们来探讨<孙子兵法>的第四篇:<形篇>.形,在这里是指形势,或者说实力对比.孙子强调的是:要努力使己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前面三篇,我们已经知晓了兵圣的慎战论,速战论和全胜 ...

  • 女人相研究——第四章 性格篇(下)

    4.15观掌丘很多人都以为看手相最重要的便是手掌纹,单单看手掌纹,其余的一概不管,这样子看掌相法,是很难得到准确的答案.其实在看掌纹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看手指的形状以判断其人的先天性格为何,然後 ...

  • 孙子兵法 第十一篇 九地篇(下)

    [原文]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①.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②.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③.四达者,衢地也④.入深者,重地也⑤.入浅者,轻地也⑥.背固前隘者,围地也⑦.无所往者,死地也. ...

  • 孙子兵法 第十篇 地形篇(下)

    [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①.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②.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③.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④.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⑤,唯人是 ...

  • 孙子兵法 第九篇 行军篇(下)

    [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①: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②:其所居易者,利也③:众树动者,来也④:众草多障者,疑也⑤:鸟起者,伏也⑥:兽骇者,覆也⑦:尘高而锐者,车来也⑧:卑而广者,徒来也⑨:散而条达者 ...

  • 孙子兵法 第七篇 军争篇(下)

    [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①: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②: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③.故兵以诈立④,以利动⑤,以分合为变者也⑥.故其疾如风⑦,其徐如林⑧,侵掠如火⑨,不动如山⑩,难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