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院庆典礼发言稿
相关推荐
-
鄂州人物之革命进步人士彭兰
彭兰 彭兰(1918- 1988女,原北京大学教授,鄂州市葛店镇人.1940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因受闻一 多先生直接影响,积极投身于民主运动.1944年8月毕业,先后任教于昆明小坝师范.昆明女 ...
-
王邦维 | 北京大学与东方文学研究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中,就包括外语和外国文学研究.如果要进一步追溯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有同治元年(1862)由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 ...
-
系庆大会 | 陈平原:专业精神与人间情怀
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庆祝大会致辞 十年前,北大中文系举行百年系庆大会,我作为中文系主任汇报工作,战战兢兢,完成若干规定动作,说了些冠冕堂皇.积极上进的好话.今天不一样,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可 ...
-
如何区别中文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
在现今,很多单位都需要评职称论文发表,而且一般情况都是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但其实针对这一现象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北大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评定,被<中文核心期 ...
-
携手北大中文,乐学品读语文。北大中文系教...
携手北大中文,乐学品读语文.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北大中文系乐学集团学术战略发布会倒 ...
-
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
袁行霈:怎样鉴赏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的鉴赏 一.滋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读懂是第一步,但仅仅读懂还不够,要能欣赏语言的巧妙.语言的美.中国有句成语叫"咬文嚼字",似乎有点贬义 ...
-
王能宪|袁行霈教授的诗意人生
袁行霈教授的诗意人生 王能宪 作者简介 王能宪,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长期在高校工作,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后到文化部 ...
-
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
盛唐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 新的面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 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 ...
-
袁行霈:如梦似幻的夜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如梦似幻的夜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一代多诗才 名篇永不衰 遣 怀 柳宗元 小苑流莺啼画,长门浪蝶翻春. 烟锁频眉慵饰,倚阑无限伤心. --从明刊本<唐诗画谱>(西谛 ...
-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学问的气象
文:中国封面2021.1.7. 学问的气象 文|袁行霈 袁行霈,男,1936年4月生,江苏武进人,民盟成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曾 ...
-
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本文为袁行霈教授在2006年北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和平.和谐. 中华 ...
-
袁行霈:学者最重要的就是格局和眼光
袁行霈,1936年生,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我入校时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第二年,清华.燕大两校中文系都合并到北大中文系了.老师们有从国统区来的,有从解放区来的,有穿长袍的, ...
-
琅玕阁|袁行霈:书斋乐事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是陆游的两句诗,题曰<书室>.陆游书室的闲雅气氛,我神往已非一日了. 我的书室虽然不俗,但于闲雅二字还是不够的.一来,我的书太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