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鲁肃

(0)

相关推荐

  • 妥妥读《三国》(三十)|| 诸葛亮舌战群儒 周公瑾力主抗曹(第615期B)

    上期结尾: 东吴看到荆州的战况,计划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意图最后取得荆州,于是以为刘表吊丧为由,派出鲁肃来探明情况.诸葛亮也向刘备建议,去东吴说服孙权,结成联盟共同抗曹. 至此,第一部分的"群 ...

  • 孙刘联盟是不是诸葛亮促成的

    孙刘联盟是不是诸葛亮促成的 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的胜利,虽然是周瑜率军为主打的,但刘备军的协助和策应也是功不可没的,或者说,这就是孙刘联盟的共同胜利.那么,促成这个联盟的功劳有没有诸葛亮的份儿呢? 曹操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鲁肃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鲁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鲁肃重大事件之五--榻上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使刘备终于找到正确的战略方向.东吴也有一版非常精彩的榻上对,为孙权规划出谋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提出者便是 ...

  • 鲁肃极力维护“孙刘联盟”,为何刘备一失败,孙吴就会遭遇灭亡?

    孙刘联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鲁肃提出孙刘联盟的首选是刘表,刘备只是刘表手下的客将,根本没有联盟的资格.刘表死后,联盟主角当然是刘表的继承人刘琮,可是刘琮面对南下的曹操,没有任何反抗就直接投降了,而刘 ...

  • 三国历史人物——鲁肃(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 ...

  • 关于东吴的战略,鲁肃与周瑜谁更合理,72年后才知道他的高明

    一般来说,东吴最优秀的战略家是鲁肃,鲁肃早在公元200年,孙权刚刚接手江东政权的时候,就给孙权提出一个著名的榻上策战略,起因是19岁的孙权问29岁的鲁肃: 我现在刚刚接手父亲和兄长创立的基业,想成就齐 ...

  • 鲁肃为什么要劝孙权借地给刘备

    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并推举他为荆州刺史,这在历史上称之为"借荆州".不过,出借荆州一事在东吴集团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其中反对的人不乏重量级的人物,如周瑜等.那么,鲁肃为什么极力主 ...

  • 没周瑜、陆逊的战功怎当都督?鲁肃靠「榻上策」助孙权称帝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 凡先生①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③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④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⑤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⑥.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 ...

  • 鲁淑:鲁肃唯一的儿子,在东吴有什么表现?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带)人.对于鲁肃来说,和周瑜.吕蒙.陆逊并称为东吴四大都督.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 ...

  •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东吴四大都督,比综合能力的话,谁最厉害谁最差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东吴孙权手下不同时期的四大都督,四人各有特点,才能也各不一样,如果要比综合能力的话,需要从军事能力.用人能力.谋略能力.综合才能等四个方面作一个比较. 一.周瑜 1.军事能力: ...

  • 鲁肃与陆逊:三国时不可轻视的两位谋略家(上)

    说起三国,一谈到谋略家,多数人重点关注的是诸葛亮.郭嘉.荀彧.贾诩.庞统.徐庶等,而对于东吴的谋略家关注比较少,其实,辅佐孙权的鲁肃和陆逊也是三国时杰出的谋略家,是很值得注意的. 鲁肃与陆逊看似一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