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章之心得分享
相关推荐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德经·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苏辙:性无生死,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原成:出生,入死. 原成:凡物有运动能力为"生",凡物丧失运动能力为"死". 生之徒十 ...
-
第十章,营载魄抱一,能无离乎?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经:人生的痛苦与烦恼,大多是因为没有理解生死
昨天 来源:典则书社 有人说: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 人生的问题,林林总总似乎说不清也道不尽.实际上,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生死.弄明白了生死问题,其他问题,也都不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贵生第五十
德经·贵生第五十 原成:贵生者,善摄生之谓也.善摄生者不但要避免可见的危害,更要有能力去避免未知的危害.兕虎甲兵,可见之害也.生生之厚,未知之害也.思想上接受身体的自然衰老,是心理卫生健康的表现. 出 ...
-
出生入死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50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
《道德经》50章:出生入死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五 大象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之心得
第五十一章 尊贵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第二十五 混成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之心得
第五十二章 守母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之心得
第五十三章 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之心得
第五十四章 善建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之心得
第五十五章 含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心得
第五十六章 道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家好!今天与大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之心得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