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代人为何如此焦虑?想明白一个道理,焦虑远离你

01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这段时光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忧无虑,心中很少有忧愁,即使偶尔感到烦忧,也不会持续很久。

我们会很怀念这样无忧无虑的时刻,特别是当感觉到焦虑和迷茫的时候。

我发现,年纪越大,无忧无虑的时刻就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焦虑与迷茫,特别是社会人士,不管自己是否有一份好工作,都会感到迷茫,担心将来有一天突然失去这份工作,害怕被自己所在行业淘汰。

近几年,大家越来越焦虑了。或许是因为频频看到大企业裁员的新闻,这让我们想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稳定的,铁饭碗也有可能会失去。

就像那个36岁的收费站大姐一样,某天忽然被通知下岗,原本打算在那里做到退休的,她怎么都想不到,才36岁就失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铁饭碗。

这个新闻一出来,很多捧着铁饭碗的人都慌了,大家担心自己有一天遭遇这样的变故,害怕将来没有本事找新工作,这也是大部分人焦虑的一个原因。

02

最近在看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主要讲述国外孩子的成长,有一期是讲芬兰的。在纪录片的最后,老师们把孩子带到养老院去,陪伴老人们,让他们认识时间和死亡,让孩子们跟老人聊天,和他们一起学习。

他们在一起画画,其中有一个老人,她喜欢画画,但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画画,她画得很好,也很有天赋。

周轶君对此表示很不可思议,老人说,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听到这句话,被感动哭了,因为她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大人总是阻止她做想做的事情,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只能学习,所以她在兴趣爱好这一块是空缺的。

在芬兰,人们被鼓励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不会有人嘲笑,不会有人阻止,所以他们不管到了哪个年龄,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

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因为没有被鼓励,也很少去尝试,所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内心里认为自己能做的很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焦虑的所在吧。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都在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总觉得稳定的工作能让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没饭吃。所以很多人都死磕一个行业,根本顾不上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一旦失业,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这种惧怕,让人不敢去接受新的挑战。

03

我发现那些很少焦虑的人,他们都非常自信,并且不害怕未来会遭遇职业变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能做的有很多。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愿意去尝试,去学习,就会发现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比如你做了几年的销售,有天忽然不想做了,你想成为一个健身教练,这也未尝不可。

我有个朋友,她以前开了一家酒吧,经营了几年后因为资金问题,没有继续经营下去。后来她自己花钱去学习健身,学了一段时间,考到相关的证书,就去了一家健身房当教练,现在已经做了三年,她很喜欢这份工作,把它当作事业来经营,打算等到条件成熟,自己也开一家健身房。

其实我们都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工作限定死,不是说现在做这个工作,就要做一辈子。我们都可以去尝试新的行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把自己的行业固定住了,往后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少,路也会越走越窄,一辈子只能在一个行业上做(当然没有说这样不好的意思,如果你很喜欢,能做一辈子是最好的,但如果不喜欢,也做得不好的话,可以去尝试新的行业)。

像外国人一样,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可劲的尝试,这个工作也试一下,那个工作也试一下,在尝试中找到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工作。

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多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擅长什么,早期所选择的职业,都不一定适合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多去探索,不必害怕不稳定,不必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就算失去了又怎么样,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行业呢,只要愿意去尝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当然,有个前提条件,不能这个工作玩一下,那个工作玩一下,任何一份当下选择的工作,都要尽力做到最好。而且不能因为暂时的失败和不顺心,就觉得自己是有个失败者。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信心是做成一件事的必要条件。只要给自己多一点自信,勇敢去闯,就不必害怕将来,摩西奶奶还是70多岁才开始画画呢,80岁办画展,获得名气。

所以,还在焦虑什么呢?

end

文中插图 | 《实习生》剧照(注:图文无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