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往事(连载五)

《闽南往事》连载
文/瑞玲

(五)庄少爷的心事

茴姐还是没能等到庄少爷回来,侄子来接她了。
同安乡下的屋子落成,进屋吉日挑好,接下来一系列的进屋酒,拜神,请祖宗,这日子不便改动。
庄家赠茴姐的物品,堆满了接她的板车,衣料,鱼干,粉条盖的像间小屋子.....腋下还夹一只蓝色长锦盒,里装着庄老爷让挂新屋坐堂间里的一幅字画,茴姐总算是告老还乡了,荣归故里。
二十多年朝夕相处,早就融成一家人,就算知晓茴姐往后生活应该会一片安乐,彼此难舍之心也不免。
板车沉闷的载着不住回头,婆娑泪眼的茴姐,庄家人连同蔡蜜一直送到街口,一向有点喜形不于色的庄老爷此时神情颇有点黯然,平日里衣食住行中,无一不有茴姐的身影,这一别,心知再聚难,心不免空落落,长叹一声:
“凉亭虽好,终不是久留之地。”
日子回到了平常,庄少爷在茴姐回去的第三天便到家。此行临时去湖州看湖笔了,担搁了几天,错过了道别。
当天他心情索然,吃饭也无甚胃口,去天井里找正在洗衣服的蔡蜜,打听茴姐有否留话给他。
蔡蜜正坐在矮凳上,埋头搓木盆里的衣服,夫人和少爷在堂屋说话。不知觉的,一个身影如小塔般的矗在眼前。
“你就是蔡蜜吧?”
男人醇厚温和的声音
蔡蜜直起身子,这才有时间仰头抬眼打量起眼前的少爷:
二十出头的年纪,欣长身材,比他父亲要高出小半个头,这样的高个在闽南人中并不多见。
阔肩膀,偏瘦,侧面略显单薄,国字脸庞,额头明润,两道剑眉入鬓,单眼皮,眼尾细长,微微往上拎了一个弧度,优美而有神。鼻梁直挺,好像里面小棍子捅起。下巴至鬓角有一圈新长出来的青色胡茬,让原本清秀俊朗的面孔,凭添了一丝莽气。

“茴姐,她有留什么话,留什么东西给我吗?”
“有,让你莫念她,磨练手艺。再有就是早些成家,她就安心了”
蔡蜜学舌给他听,和茴姐相处的近一个月,每晚都会听她念起少爷,他喜欢吃的食物,爱做的事,贪玩的,还包括他儿时的调皮,蔡蜜都了然于心。
“我常记起儿时,她曾答应我,等我长大成家,还帮我带孩子,现在她不在了,家里像缺了一个角似的空落”
庄少爷牵强一笑,又摆了下手,仿佛与看不见往事告别。
“说走却走了,这儿不是她家,怎么侄子家反成她家了呢?”
蔡蜜看着眼前这男人,成人的脸上浮出一丝的孩子气般的嗔怨,眼里像是努力的噙着泪,看的她,心上泛起了一些疼,难怪让茴姐放不下心,看来这外表是个须眉六尺男儿,也有着粘人孩子心的一面。
“不过就在同安,你想他了,就雇乘车轿去看她好了”
“她侄子造新房,你去看她,还可以在那住,茴姐也这么说呢”
“是吗?他侄子这些年也来过我家几趟,看人挺本份,想来,会孝顺她”
“她还留了什么话?就只这几句么?”
“有啦,她把你爱吃什么都告诉我,也教会我了,以后我来给你做”
“马上端午节了,你不是爱吃海鲜粽吗?这不,糯米昨天夫人就让米店伙计送来了,等浸上水,就裹”
“好啊,有劳你了,我帮你把水打满,这活费力,手会长茧子的”
庄少爷转身拎起水桶娴熟的打水,一双手,手指纤长,青筋明显,三绕两绕,几桶水注进木桶,看不出这样一双手居然干活如此利索。
澄明如镜的水铺进木桶里。
蔡蜜拦也拦不住,也没用力拦,因为茴姐说过,只要少爷在家,他都抢着干重活,不惜力,会体恤,难怪茴姐也会在三个庄家子女中,向他的心会最重,人心都是往返的。
“我听母亲夸你能干,你是叫蔡蜜吧”
“哎,乡下人,随便起的,就是个叫呗”
“那你有我大吗?我23岁,属虎的”
“我比你长二岁,少爷”
“我叫庄恺,别叫我少爷,我也就是家里帮我父亲干活一长工”
他调皮的朝客堂间努了下嘴,脸上一闪而过孩子般的笑,嘴角一只浅浅的酒窝,同龄的两个年轻人,似乎一下子就熟悉了。

忙完一天活,收拾停当,蔡蜜在自己睡觉的小屋子里,捻起油灯,挑亮灯芯,又纳上鞋面,这是给她娘家的二个侄子做的,鞋料虽然一般,经纬紧密,结实,耐穿,是夫人给布料。
做姑娘时,手工就不错,父亲,兄弟的衣裳布鞋全出自她的身手,鞋面上绣上花草,耐看,只可惜婚后没来得急给自己丈夫做。
茴姐还在时,捧着蔡蜜刚做好的孩子布鞋,细细看,黑面浅方口,上面绣着桔色的小花,嫩绿深绿的叶瓣想交,鞋绊上还压着水波纹形状的绿色线,止不住的赞:
“夫人昨天还夸你呢,说,看你的长相不像干这些活的,可做起来并不弱于人。比起有些男人来,也差不了许多。屋里的,也样样拿得起,剪,缝补,做鞋子啥,颜色也配得顺眼”。
听着茴姐夸,蔡蜜心想这些对于山里干惯农活的她,算个啥,轻活计了。
如今,她也是寻到好东家了,夫人大气,只抓大事,小事不苛刻,看看待茴姐的好就知道了,重情义。
天色己经暗下来了,窗外传来几声二胡声,先时断时续在试音,后来开始连贯的呜咽起来,徐徐拉开了,听得出来是,是熟悉的调子:
“天喔喔,下雨了
阿公阿婆还在田里干活
挖呀挖  挖呀挖
挖出一只大芋头......”
是少爷在拉二胡。
曲子是他小时候茴姐哄他睡时,常哼的闽南童谣。
这曲对于蔡蜜也有着无尽温暖的回忆,儿时,母亲一边拍着她哄着入睡时每每哼唱,在如今的夜晚,听得让人顿生伤感。
等做完侄子的鞋子,也得给少爷做双好布鞋,边上缀上一圈双绞环线的那种。这店铺里买的哪有出自自己手上的细致。蔡蜜打算着,她觉得少爷也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苦孩子”。
风在窗外轻轻的叩着窗棂,像特意来伴二胡声的知音。
油灯的火苗激烈的颤抖着,像红蓝交织的舞袖频舔着黑夜。

端午节不日就到,蔡蜜开始准备起裹粽子的材料,闽南一带,爱吃咸食。
本地特产芋头,半个头大的毛茸茸外表,香糯,去皮后切成手指般粗细。刚晒的海蛎干,淡菜干,海虾干掐头去壳,如果还有特别喜欢的食物也可以加进去,比如有钱的人家还会加腊肉,鲜菇之类。
糯米水泡上三个时辰。沥水,用油炒,炒到米粒一颗颗像活动开似的抖动就好,芋头,绿豆,花生,等这些也放盐花过油炒,然后就可以开裹,闽南的粽子糯米一半,馅一半,取适量扎结实了。煮熟挂在阴处晾干,像一只只男人团起的拳头神气的示着威。
待要吃时,复蒸一遍,既当点心又当菜,咸香浓郁,是端午前后家家户户皆不可少的美食,一时满街巷悠悠粽叶香,再不济的小门小户,裹几只咸水粽也要定应这个景。
庄家讲究过节,认真对待,馅料足有六七种之多,荤素搭配。尤其庄恺,特别好这口,吃的津津有味,还悄悄的和蔡蜜说:
“小时候,只要是吃粽子,我都会偷偷的放松一格腰带,为的就是可以多吃一只”
“噢,那么贪吃啊,不怕积食么”
“哪有多吃哦,每年裹多少只,母亲大致心中有数,可是茴姐定会帮我私藏两只留着”
“好,以后我也给你留两只,只是有一条,积食你别怪我”
“你要是从小来我家就好了,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伴到大了”
“从小”
蔡蜜忍不住笑出声
“从小来你家,那在乡下叫童养媳”
说出这三个字,蔡蜜就意识到此言不妥,赶紧收住口,脸不禁也红了,收拾碗筷回厨房,暗怪自己说话不当,失态了。
只剩庄恺在那里独自思索,眼中露出一丝会心的喜色,看起来像个得手的大盗。
天渐渐热起来,厦门的夏天来的格外勤快。
前院的石榴,着急的吐出红巾蹙来。只盼到盛夏,张灯结彩般挂上红灯笼的果子来。
蔡蜜越来越融入庄家,日子有规律的过着,这期间,印社的生意也进入淡季,到了六月连街上人也少了许多。
老爷就不天天去印社,在家里的光阴多起来,沏壶铁观音茶,伺弄会花草,大部份的光阴,如痴如醉的在书房练习书画,足不出户。
夫人入夏后,身体有些乏,胃口不开。蔡蜜只能经常煲些清粥,配些自己腌的咸菜,醋萝卜,辣白菜,夫人倒是还能喝一碗。
庄恺一如往常去印社,而中午蔡蜜要去给他送一顿饭,再顺便做些打扫的事。
中饭一般简单的用些用酸筝炒米粉干,加点虾米,酸咸可口,配一碗紫菜虾皮汤,或者冲点海蜒汤。
奢侈点的,早市里买来新鲜海蛎,剥壳,拌上鸡蛋或者红薯粉做成蚵仔煎,外面脆,里面是鲜嫩的蛎肉,蘸上甜辣浆,趁热吃,是闽南的一道特色点心。可惜冷了会有一点腥,只要做了蚵仔煎,每次蔡蜜一通小跑,跑到印社常常会一脸通红,半脖子的汗,看到庄恺吃的津津有味,她觉得值。
蔡蜜心里觉得虽然有受茴姐之托,好好照顾少爷,但自己确实也真心愿意对他好,照顾他,等他成家,再帮他带孩子。
庄恺刻印时非常专注,从小受父亲的教导,每刻一方印,在谋取利润的同时,更力求作品的完美,印鉴盖在字画上面,即为通览画面的一部份,如果刻的陋鄙粗糙,将是画面中的污点,败笔。
多年求精的习惯在他身上也转移成了兴趣,成为乐在其中的事,若不催着他吃饭,就算凉了也不知。
根据书画内容的不同,最少要盖各种字体的名字印鉴,特别些还要加盖上闲章,比如画观音像的,会有要加盖六字真言,还会要求刻上一个简单佛像。
再比如高士隐居图,画师会要求盖一方:清泉石上流,采菊东篱下之类出世的诗句,以点出画师做此画想表达的意境,总总要求,皆为了使作品更有欣赏价值。
所以,庄恺会常说这是一门永远也学不完的技艺,得沉下心思琢磨,苦练,如果只是熟能生巧的操作,做的再好,只能称之为匠心,而缺乏自己的创作风格,作品也就失去了神韵,而内行人,便是一眼便可分出仲伯。
饭后之余,庄恺会给蔡蜜看看他正在刻或新完工的印鉴,让她直言观感。
蔡蜜不识字,可是她从小学绣花,善描花样,一朵芙蓉在她手下也描得生动怒放,竹叶翻飞蹁跹,庄恺曾赞过多次。
“你若真是从小也同我一样,习书法作画,今日未必比他们差”
他指着墙上挂的几幅画师来寄卖的画说
“以后我教你品书画吧,外行人看的是趣味,内行人看线条和墨色”
蔡蜜刚开始听庄恺说这些,常常一头雾水,但是慢慢也懂了些
“那这几幅字画,卖得不好,一定少了是外行人内行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吧?”
“对了,如果两种兼有,那就雅俗共赏了,一定容易卖,如有一种好,也能卖的动,但两种都没有,为卖画而画,就只能在这里晾着了”
“那不然先多卖些外行人喜欢的画,哪有那么多人懂,图的就是一个好看,一个吉祥好寓意,像平日生活中有的”
蔡蜜的建议让庄恺心动了,就生意而言,能流动才能活,特别在淡季,本来人就少。
于是和画师们约了些有好寓意的画作,比如像征多子的石榴,旺财的鱼戏莲叶,更特别的还有避邪的:钟馗嫁妹...
这些画作活泼,生活气息浓重,很受欢迎,价印社的风格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
人气旺了,生意也自然好起来,淡季不淡了。

---------------------------------

官方微信:shu2016816

萧山网络文学第一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