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三)

(0)

相关推荐

  • 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

    ​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冲逆证): 感觉气从少腹上冲,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一般无"发作欲死"濒临死亡的恐怖感. 2.主要症状:脐下悸动,腹中痛或者少腹拘急,小便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十)

    甘草干姜汤恢复脾阳,热就会传到肌肉上,可是津液还下足,所以肌肉还有挛急的现象,有点抽筋的现象,脚没办法踩在地上,这时候用芍药甘草汤,当然这甘草也是用炙甘草. 伤寒伤阴,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缺失濡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

    如果只有手脚末端冷,那么瘀血块不会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脚冰冷了很久,也还没有发心脏病.如果到了四逆的情形,也就是 冷到手肘.膝盖,那么瘀血块就制造得很快,就会造成心脏病. 我们也可以由手脚冷的情况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

    我们身体里的津液来自于我们所吃食物里的水分,按照中医的理念,我们喝下去的水到了胃里,很快就气化了,但是我们所吃的食物,食物里含的水才会到小肠,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里面,当然这里含有大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虚的人,平常身体虚,缺血的人会用到,平常用白芍两钱,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八)

    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不管病人是伤寒还是中风,还是温病,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六)

    伤寒论第67条辨: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用三四钱,就不得了了,生姜开三片就好了,生半夏胖子开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