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五一过去了!

2021年的五一假期肯定要被载入史册,这个小长假在开始前就注定不平凡。
早在两周之前,就有人开始吐槽某院。说它把本来只有一天(或曰半天)的假期给大家凑成了一个“假的假”,结果人山人海哪里也去不了,等于“掠夺”了两个周末。
这话不假,但也有人乐意。她们的观点是:这样可以走远一点儿。
图:假期人山人海 网络图片
拉总是个佛系的人,对此事不持立场。但对于某院,却有意见地很!特价机票经常要提前半年买,某院为什么不能固定一下放假公式,而是每次事到临头才宣布呢?这难道不影响旅游经济么?
说今年五一糟糕,是因为从没开始就延误。四月三十日晚上,上海、南通、杭州等地刮大风,引发全国航班大面积延误。拉总当晚航班三次改期,起飞最终推迟到凌晨四点半。愤怒的乘客围着登机口讨说法,要不是有人喊来了五名警察,大打出手毫不意外。
图:每次推迟两小时 摄影:拉上窗帘
而在五月三日,相同故事再次发生。珠江口雷雨,引发全国机场再次大延误。五月份不是我国的“传统雷季”,更何况北京和广州当时都没打雷,为什么不飞呢?首都机场的回应“比雷都雷”,它说是因为“中间”有雷!——敢情雷雨就像太平洋一样,737是飞不过去的哇?
飞行气象咱不懂,但拉总的疑问是:为什么日本美国甚至印度菲律宾,人家那儿就很少打雷呢?全世界只有中国打雷么?日本98%的准点率,又是怎么避开雷雨的呢?
图:全球雷雨在中国 摄影:拉上窗帘
铁路方面,也没好到哪儿去。我国赔钱修了大量“高速铁路”,然而五一当天大量乘客却连北京西站都挤不进去。后来据说抓了一个农民,因为他家的“地膜”被风刮上了铁路——这很搞笑,接下来怎么办捏?是不许农民用地膜?还是不许刮风?
没看到北京西站撤换站长,倒是看了一堆笑话。无论是民航还是铁路,都像“运牲口”一样搞运输,而不认为自己应该提供“服务”。出事的时候,他们希望大家不要吵也不要闹,给什么就拿什么,说什么就听什么,听什么就信什么——
图:运到就好,别闹别吵
总之,在越赔越多的情况下,大家喜闻乐见夕发朝至的绿皮车越来越少了。群众们凌晨四点爬起来去坐倍儿有面的高铁,然而充满期待的小长假还没开始,就结束在了“铁总”的老家……
这还不算完,与民航一样,五月三日铁路延误再次上演。同样因为“异物”与大风,京沪京哈大量高铁晚点。五月份虽然不是“雷季”,可能还真是我国北方的“风季”。明年的五一怎么办?——是不是要把高铁线路“罩起来”?
图:铁路延误
2019年12月疫情在武汉爆发。从那时起,全国人民已经捱过了春节、五一、国庆和又一个春节共四个“优质”假期,今年的五一差不多算是“疫情以来的第一个大假”。也可能因为期望太高,所以被折腾的这么惨,才更加记忆深刻……
天灾也许可以谅解,但糟糕的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已经足可以为今年“最糟糕五一”画上记号。中国人到底怎样才可以体面地休假?中国人到底怎样才能不被当作牲口运输?——值得大家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