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南善村有个京胡迷,是谁?
京胡圣手白光
作者:刘臻理
白光,小名白锁。饶阳县五公镇南善村人。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期间。
白光有两手绝活,一是拉京胡,二是自行车特技骑行
白光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超人的音乐天赋。他所看过或听过的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目的经典唱段,都能学唱得八九不离十。尤其是对戏台文场里的各种乐器,更感兴趣。年纪稍长后,对于国粹京剧,尤其是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喜欢得近于痴迷。本村有位老人,粗通京胡的演奏技巧,他就天天在人家里泡着,老人见他如此痴迷,就教给他京胡基本的演奏技巧。并帮助他用竹杆、竹筒、杏木、长虫皮等,自造了一把京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白光就用这样极不标准的京胡,演奏出令他蒙师都自叹不如的乐曲。后来他在蒙师的指引下,背着家人,到献县拜了师,专心学了几个月的艺。自此演奏理论、技巧大有长进。谁知他的爱好和专长竟遭到了家人的极度反感和强烈反对,于是十几年里,他只能在家务农。只有在农活的闲暇时,拉一拉他心爱的京胡。夏夜的打麦场上,春秋傍晚的街头巷尾,冬日的光棍堂里,只要有人唱,不管是戏曲歌曲,白光都能随着拉,甚至“托”着演唱者唱得好。如果有大规模的群众文娱活动,那是他难得的表演机会,倘若再碰上一位爱唱的京剧戏迷,珠联璧合,白光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演奏带来的快感中。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悦耳迷人的乐曲也给观众以难得的美的享受。
20世纪50年代初,自光经人介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应聘琴师。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凭借高超的演奏技巧,脱颖而出,应聘成功。并有幸为“四大须生”之的奚啸伯先生伴奏多出剧目。
但是,白光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过不惯有着严格制度约束的团队生活,不久辞去了石家庄地区京剧团琴师的职务,游走全国,靠琴艺谋生。
白光还有另一手绝活,就是自行车特技骑行表演。第一他能脸朝后,双手拉着京胡,两腿蹬着自行车前行:第二他能骑着自行车蹦直径近一米的井:第三他能骑着自行车连蹦过三个间距合适的碌碡:第四他能骑着自行车登堂入室,就是从院子里跃上五级台阶,进入堂屋,再拐入界山门,最后把自行车靠在炕沿上,上炕睡觉。
令人赞叹的是:尽管他身怀绝技,但终生生活拮据。那一年,他要卖掉自家的个闲院。因为这是“损家产”的传统大忌,母亲坚决反对,因白光不听母劝,气得母亲大哭,白光为劝母亲,竞用京胡伴随母亲的哭声,后来母亲打了个倒隔儿,白光无法伴随,说:“娘,你啼哭的声儿,我都能给你随上,唯独你打的这个倒隔儿,我随不上,看来儿还是学艺不精啊!”逗得母亲破涕为笑。
本文选自《饶阳民间故事》